1
姜文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柔和的温暖的泛着黄色系的色彩,让人可以感觉闻到了那个时代的味道。这是个熟悉的味道。可以从色彩味道都准确无疑的,难怪那是他的最成熟的电影。
所以姜文是一个老成的人,一个一出生就很成熟的导演。然后越长越年轻。
在电影中,马小军的记忆模糊了,和现实出现了纠葛在一起,无法辨识谁真谁假。
这个桥段来自王朔的文字,用王朔问姜文的话,你完全相信你自己的记忆吗?
本来一个简单问题,但是一琢磨。似乎是,我们的记忆有时候是有选择的,那些有价值的,我们就留下,那些没有任何的事情就似乎被淡忘,然后用自我的意识来填满记忆。
结果,记忆其实变成了被打磨的痕迹。
然后我们在看,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周围,似乎也经常性的犯着记忆常常的错误。
也就是我们会乐意接受我们所可以接受的信息。所以每一个都是一个小说家。我们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导演。
2
终于看了张艺谋的影了。
整个画面飘逸取水墨画的意境。从故事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合情合理的故事。剧情并不流畅,逻辑也不清晰。
总是恍惚回到了英雄或者黄金甲的画面里。
战争、阴谋、君臣、隐秘的爱情、决斗,该有的因素都有了,像一锅东北乱炖。腾腾的冒着热气,散发着猪肉炖粉的香味,慢慢的都是套路。
从影子和小艾的第一次的耳鬓厮磨,就知道了最后的这段隐情的结局。并且成为甚至比决斗更撩人心弦的引子。
影子一会英姿飒爽,甚至很享受着角色带来的快乐,一会又无端的感叹自己的身世。然后到了最后的转折,也没有交代明白人性为什么从阳光变得恶劣。
最后的画面停止在小艾的脸上,很显然,她是在思考推门之后,应该如何面对这个局,如果承认这个局面,也就是和田里都变成了这个阴谋的参与者。
但是那个迟疑,给到了答案,这个张大师,整个电影所交代的人性的变异,从影子小艾。
这个小艾,就变成了王子复仇记里的那个母后大人。成为妥协者参与者,她和他之间的真实情感也成为了一种交易。所以阴谋没有结束,是新的开始。
3
我觉得活着是一部有温度的电影,相比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这西北的三部有些分量的作品。都发生在西北大地,都是跨越了一个大时代,一群人的众生相。
我其实都没看过原著,厚厚的大部头,想起来就费时间,所以薄一些就可以,比如废都。
活着里有一个人物是隐藏在福贵身后的就是他的媳妇。虽然大时代的变迁,命运多舛,不仅给这个国家民族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给这个家庭更是一个打击接着一个打击。
然而活着继续着。
所以,初次看带着一股压抑的情绪。然而在最后一家人围着炕头吃饺子的画面,热气蒸腾,很难说温馨,但却是是有一种温度。
所以很多年之后,再想起这个电影,要是去总结,就是温暖平淡油然而生。
所以活着是一种态度。
这就像平凡的世界,所谓平凡,恰好是这份平淡的态度。
所以我觉得张艺谋真的离大师最近的就是这部活着。
而白鹿原,则是呐喊,宣泄。是一种反抗的人生,是不屈不服的精神在里面。所以很多人物无所不尽其能的去彰显自己的个性。田小娥黑娃鹿三白嘉轩鹿子霖,都是那么的个性鲜明。
所以活着是一种态度。活着的态度是平淡而温暖。白鹿原里的态度则是充满了反抗。
4
张艺谋的新电影影,想到了黑泽明的影武士。
一个频临死亡的窃贼,因为机缘巧合,成为了一个影武士,而最终这个窃贼被这个体系所影响,从心里承认了这个并不属于他的角色,并为了这个角色,而牺牲了自己。
所以,我们发现,我们往往被社会角色所影响,而失去自我,并且成为一个体系的牺牲者。
每一个希望成为龙应台的鞠萍姐姐,最终都成为了于丹。
因为思想的深度,不会因为你的社会角色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当你错误的认为社会角色的变化是自我本身的变化时,你就成为那个可怜的影武士。所以在我眼里,于丹是个精装的影武士而已。
5
黄渤的一出好戏,和沈腾的西红柿首富一样,是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但是一出好戏更像是一个寓言故事。
一群人流落在荒岛,人类文明固有的秩序荡然无存,则需要重新建立秩序,则这个秩序应该如何建立呐?拥有能力者,拥有资源者,成为了秩序的建立者,也同时成为了秩序的维护者。
甚至在故事里,开始建立起来交易的制度以及原始的货币,就是那副扑克牌。最终这个故事变成了良知、爱情的落于俗套的结局。虎头蛇尾使寓言的深刻性弱化了很多。
但是这至少它似乎还原了人类最初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
无序走向有序,有能力者、有资源者,就像三皇五帝,就像摩西一样,是英雄一样的人。然后塑造秩序,建立制度,并且维护。
然而我们忽然发现一个问题,也就是因为人类文明的进化的过程漫长复杂,所以应该没有绝对的能力者可以把握长久的地位,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能力者是不同的转换,而秩序也会随着不同阶段就会有不同的倾向。
有巢氏、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这些能力者分别在居住、饮食、水利环境不同的掌握最高解释权。
另一维度,是从神性,开始到人性的过渡。
神性是来自自然性,无法解释,形而上学,大道无形,如何去界定神-宇宙秩序呐?
东西方人类不同的文明都不约而同的,从形而上的角度去解读神-宇宙秩序。
不可知,这是对神-宇宙秩序的共有的认知,所以要用精神的力量与神宇宙的秩序沟通,这就是宗教的价值。
自然-万物的秩序,是对周围万物的秩序的解读,亚里士多德所建立的物理学学科体系是西方科学的最早的基础。
人-社会的秩序,是柏拉图所试图建立的理想国的秩序,以及儒家所建立的仁德利义世界,则都是在这一层面上。
所以神宇宙秩序,是关注存在,也就是形而上学的内容。自然万物秩序,关注自然物理,是亚里士多德,墨子的理论。人社会秩序,则是孔孟的理想,柏拉图的理想国。
6
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有一本道具书,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真实存在,但实际上周星驰本人也并未真正的看了多少,或者周星驰是有天赋的,并且依靠着自我的体会体验。
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就像人类对于真善的思考探索,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人类文明对于美的探索思考也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而在于这些丰富的理论理性的体系之下,人们更多的是依靠着自我的体验体会,品评着世界的美。
所以艺术家在引领,而个体在体会。
7
近期电影市场有几部票房和口碑均呈现出强劲势头,我不是药王,还有就是邪不压正。我不是药王涉及民生问题,所以得到很多的关注。而邪不压正和最近的崔冯事件有了些许瓜葛,也就搭上了舆论风头。不过两部电影,都没去看。我似乎不爱看电影了。
就像书籍一样,电影也同样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也就是一个导演的人铺陈设计,然后讲一个故事给给你。不仅简单通过剧情,还有人物设计,如果文艺些的,还有影片的色彩,等各种元素寓意着导演个体的某一种理想或者理念。
然后,每一个观者或者被深深打动,或者重新过滤了自己的人生世界观,然后给出一个不一样的结论。
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都是对于现实的生活或者纯粹的人生哲理作出一些思考。
有很多人认为姜文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并且他是个思想很有深度的人。
才华和思想的深度,勾起了我的兴趣。
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是看过的。确实是有着不同于冯氏媚俗的套路,叙事风格模式清新自然,就像一股清澈透明的山泉汩汩流动。而看后很是感动,尤其阳光灿烂的日子。
所以才华是看的到的,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对于导演来说就是才华。
然而思想的深度,从何处说起呐?
也就是整个故事里的寓意,从其寓意反应出导演想要表达的最想说的东西。
思想的深度,就是对世界万物,社会本质,人生过程有着深邃的而不是浅薄的认知,所以说到底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差异。
而每一个人的世界人生的观念都是独立的,属于自己的,也即是主观的。是深刻还是浅薄,就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去解读。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的思想者,以目前看50、60后为最为成熟,而70后正步入中年,80、90后正在成人。
艺术界的思想者更没有规则的限制,所以思想会更加活跃,所以要深刻的解读思想的深浅,看来还是要从诸如陈丹青姜文这些搞艺术的人开始。而且,这必须是一次哲学领域里的思想梳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