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凡四训》这本书,里面讲了一则故事,很受启发。
古代有一个叫张畏岩的人,去南京参加乡试,住在一所寺庙里,到发榜的时候,看自己榜上无名,破口大骂。
这时,一位道人对他说:“你的文章一定写得不好。”
张畏岩说:“你又没看过我写的文章,怎么知道我的文章写得不好?”
道人说:“一个人在心平气和的时候,才能写出好文章,而你张口骂人,心绪难平,当然写不出好文章。”
张畏岩大惊,急忙问解决的办法,道人告诉他:“关键在于要改变自己,只要尽力去做善事,广积阴德,什么福泽求不到呢?”
后来,他听了道人的话,开始做善事,心也平静下来,几年后,考取了功名。
这个小故事说明,一个人只有在心平气和的时候才能有好运,心不稳,事难成,怎样才能做到心平气和呢?
一是要谦虚,不张扬
有的人,懂得了一点知识,就骄傲起来,开始目中无人,趾高气扬,这样的人只会惹人生厌,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要时刻抱着学习的态度,多看书,多向别人学习,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一切有敬畏之心。
古人说,谦受益,满招损,就是这个道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花未全开月未圆是最好的状态,花全开就会衰败,月圆之日就是月亏之时。
二是要善良,不做恶事
一个内心善良的人,绝不会做出恶事,还会有好事发生。
善良的人,心存善念,希望自己好的同时,别人也好,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快乐自己,传递出来的是正能量。
在生活中,每每有大的灾难降临,善良的人,总是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把爱心传递给更多需要关心的人,这样的人有大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做一个善良的人,命运一定不会差。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如果心中忿忿不平,会把情绪带到文字里面,负能量较多;而心平气和时写的文章,也会把好的心情写到文字里,让别人感受到愉悦,相信没有人喜欢看负能量的文章。
礼记有云:“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面容红润,气宇轩昂的人,生活必定如意顺遂,好事连连,这样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做一个心平气和的人,内心虚怀若谷,处处与人为善,遇事不恼怒,不纠结,心气顺了,一切就都顺了,好运自然就会相伴而来。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