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姓曾,60多岁,头发花白,身材瘦高瘦高,在农村老家耕田种地,养鸡养鸭,还带着老弟的两个孩子。
我成家后,一家四口定居长沙。老弟君成夫妻俩常年在外,很少回家。最小妹妹碧涛已出嫁,老家就父亲和母亲,以及老弟的两个孩子,家庭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两个老人家的肩上。
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农村妇女,田里间地头山上的活,年轻时的母亲连村里的男人都让她三分。父亲读了书,人聪明思维活跃,是个农村手艺人,很少在家,所以农活都是母亲承担。她老人家年轻时春耕犁田耙田,扯秧莳田,收谷扳禾,没一样不理手。地头的活,南瓜冬瓜,茄子辣椒,红薯土豆,萝卜白菜,时令蔬菜地里一样不少。现在母亲也是忙不赢,虽不够利索,但就是闲不住。母亲时常跟我们说,人勤地不懒,只要去伺候它,嘴巴就饿不着。
每次回家,村里人都会说我,你妈这一辈子太辛苦了,没想过一天的福,你们大了接老人家到身边,让她们享享福。我知道母亲是个倔强老人,嘴上认着不干了不干了,同时又劝我说,晓君,我现在身体好,要是真干不动了就是你们的负担了,村里那些年纪大的老人在家天天打牌,不干活,高血压,糖尿病上身,有几个没熬过去得心脏病走了。
母亲是一位不甘服输的农村妇女,别人家有的东西和别人家孩子有的东西,她都会想办法买到。小时候一家人住在两间土砖房,半间偏灶屋。我11岁的时候,老弟才6岁,母亲每天很早就起床,推个鸡公车(也叫独轮车)出去拉石头,父亲就带着两个叔叔到山上放炮炸石头,到自留山上砍树,夏天开始烧窑做瓦。直到88年的12月,盖房的物料全部准备好,当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从此我们一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红砖瓦房。
90年的时候,村里的伯父买了一台32寸的黑白电视机,我每天放学吃完饭就跑过去看电视。母亲看在眼里,没说什么,盖新房欠的钱还没还清,把过年的猪卖了,花了400块钱买了台21寸的黑白电视,于是新房子的外面竖起一根高高的天线。我家也有电视了。
母亲很爱我们兄弟俩,妹妹比我小14岁,全家都宠着她。初中毕业后,16岁读了半年高中,因搞建设没钱就辍学了。92年那年,村里集资建农贸市场,家家户户都分有指标,母亲一咬牙为了我们兄弟,买了两个门面的地皮,当时6000块钱一块地,位置好的要10000块钱,已经是一笔巨款了。还没满16周岁的我和舅舅到广州打了一年的工,因为只有初中学历,又没办得身份证,就只能在工地上做小工,心想这样一辈子下去就要完蛋了,这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咬牙坚持了一年,94年的11月初二就回家了,哭着跟父、母亲说,不想去广东打工了,想继续去读书。讲实话,母亲没读什么书,她知道自己没读多少书,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但当时家里又忙着在建房子,旧账刚还清又欠新债,父亲不是很赞成我继续去读书花冤枉钱,不如去学门手艺,将来也可以养家糊口。我坚决不肯,母亲咬咬牙,95年的下半年卖掉了家里的稻谷和养了半年的猪,背着半袋子米跟着我回到原来的高中,求了校长好久才同意我插班继续读书。高中毕业后,97年那年,我21岁时,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省里的一所重点大学,直到2001年毕业。
在那几年的时间里,母亲是省吃俭用,起早摸黑地干活,听我的大婶说,她还和村里的几个叔婶挑着担子走村串户收废品,回收啤酒瓶子,塑胶,废铁等各类可回收的旧物资,一天一趟下来有时候一天走十多公里,一担子废品最重的时候150斤左右,只赚个几十块钱,有一次母亲因担子太重了还闪到了腰,疼了半个月,还瞒着不告诉我,就再没有去收废品了。就这样,为了这个家,为了我和弟弟们读书的学费常年累月的忙个不停。
现在,母亲身体一年不比一年,人也老了,腰板也还硬朗。我们都大了,还像待孩子一样对我们,操碎了心。看我工作忙,天天出差,叫我注意开车,晚上加班早点睡觉。去年底到了大年29,一家人才开车回到乡下老家过年,感谢疫情,让我没有外出一直在家里,帮母亲做饭,扫地洗碗,陪着聊天。到了新年初四,因疫情原因怕封城堵路,就着急开车回长沙。临行当晚,母亲就拉着我的手认真地说,晓君,在家多玩几天再回去。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开始收拾东西,母亲看到我们在收拾东西,一句话也没说,默默地打包东西,把家里的鸡、鸭、鱼、肉、豆腐,红薯粉,冬笋等,一样一样用袋子装好,我说不要,一个劲地推。这是母亲的眼角红了,哭出了声说,晓君,你要常回家来,过年才住几天时间就回去,辉崽(我家大儿子)这么大了,又懂事,棠棠又这么可爱(我家二崽),你们这一回去,家里安静了下来,我舍不得你们回去。
车启动的时候,母亲又招手拦住,我把车窗摇下,老人家又打了个红包给孩子,拉着辉崽(已经11岁了)说,宝宝,放假了和爸爸回来玩啊。
车,渐行渐远,车里放着一首歌,是一壶老酒。母亲依旧在路口招手,一头白发在风中扬起,瘦高瘦高的身材立在路旁,像一棵大树屹立……
(2020年5月10日,于广西贵港西江产业园)
更新于 2分钟前
送花
打赏
精彩评论
期待你的美评...
暂无评论
感谢你的鲜花支持! 作者累积收花 0 朵
+ 0
继续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