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钧老师谈文学创作,很多作品都是参照原型来设计的,更换不同的人物,场景,经营不同的冲突,表达不同的寓意。这叫使用原型。
举例有了《旧约》的《创世纪》后,就有了耶稣讲的“浪子回头”的故事。他使用原型,回以延长,仍是独立的作品。
弥尔顿使用原来的素材膨胀,发酵,像吹气球一样。且使用“揉”的技巧,像揉合面团一样,使分离的部分泯合为一体。创作《失乐园》,他的《失乐园》仍是一部独立的作品。
诸如中国的《牛郎织女》《孟姜女》《哪吒》的故事,皆如此演变而来。
《旧约》中的《乔布记》,到歌德的《浮士德》二者骨架相似,除了骨架外,乔布是贫贱不移,浮士德是富贵不淫,人物不同,情节不同,叙述,描写不同,作品的精神也不同。乔布神性高于人性,这是原始基督教的追求;浮士德人性多于是神性,反应了歌德时代的人文思想。
读“杜子春”故事如读《乔布记》,读《枕中记》如读《浮士德》
《圣经》里面耶稣出生的那个晚上的故事,到一部影片,讲述科学家研究人类的未来,发现黑猩猩即将统治世界,当晚要把出生的幼崽杀死,后杀了另一只幼崽的故事。
艺术的奥秘在于隐藏。
有学问的人常拿《圣经》替死的故事拿赵氏孤儿来比较。
楚汉相争,纪信替刘邦受死的故事。项羽杀了纪信。
再到动物替人,也就有了妖,到白蛇传的故事。
李碧华又改编《白蛇传》从青蛇的角度处理这个题材,青蛇从一个柔顺的助手,一变而有鲜明的个性,处处采取主动,她嫉妒白蛇,勾引许仙,一度成为小三。也勾引法海,和白蛇有同性恋的倾向。
作者讲述男子吐出一只壶,壶中出来一个女人的故事。后人很多人以此写出同型不同样的作品。
今天的作家使用原型,多半是向古代的经典或民间的流传取材,躲开著作权利法的禁制。
南朝刘宋的皇帝问王僧虔(王羲之的后人):你的书法第一,还是我的书法第一?这一问,问得凶险。说实话,那是无礼,说谎话,皇帝第一,那是无耻。他思忖良久后回答:我的字在人臣中是第一,陛下的字在君王中是第一。回答得巧妙,他来了个分组比赛,我不跟你在同一个标准下竞争,这样就产生了两个冠军。维护了君王的尊严和自己的品格。
同样的事故,乾隆问一位高僧:皇帝大还是佛大?他说:在众民之中皇帝最大,在三宝之中佛最大。佛陀的统治权跟皇权不在同一个空间。每个组织内部都可能有他的最大。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人一面生活一面学习。模仿是学习必需的手段。
谈诗的效仿模写。《花月痕》里的一首诗,后两句是:浊酒且谋今夕醉,明朝门外即天涯。后一仿再仿,有人写:今天是家中的骄子,明天是天涯浪子。
一诗千改心始安。
杜甫:转益多师是汝师。意思就是一个人向不同的老师学习才有自己的风格。
转益多师,收集了很多艺术要素和表现手法,这些东西会在你心中化合,仿佛蜜蜂采百花以成蜜。
似父(像他的文章)弑父(超过他)是父(再去学另外一个,学习他,经过转益多师,你成家了,创新了,就是权威,就是教父了, 是父)。然后呢,大概是你每天坐在讲台上,等你家来弑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