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曲高难免和寡,和寡却未必曲高

曲高难免和寡,和寡却未必曲高

作者: 我命由我不由天633 | 来源:发表于2017-06-08 23:52 被阅读0次

       看到这则“鸽子搬家”的寓言,不免想起了近日看的一篇文章,深觉受益匪浅。                文章主要阐述的是作者自己在荷兰经历的许多事情:电力公司因为人家这个月的电费增加了打来了自责电话,主动帮忙检修;朋友爱德华的忏悔,因为自己曾经借过自己的车大约半小时去接孩子,而我的车违规了,他认为有可能是自己借车的过程中违规了,他说:“虽然我只用了一会儿,但是红灯有可能是我闯的;即使与我没有关系,我也有责任,我应该时常提醒您!”还有警察局寄来的信,因为自己两次违规,信中说,您对荷兰一些交通规则不太熟悉,曾两次违规。信末尾的一段文字更是让人觉得意外:“尊敬的先生,您的车两次违规,我们想知道原因,是不是红灯等交通设施所处的位置不合理,或者发生了故障?对此,我们表示歉意,希望您能将您的意见告诉我们,谢谢!”后来,作者又经历了许多事情,发现在与荷兰人的交往中,听到最多的是“对不起”。

        这就是荷兰人可贵的品质——遇到事情总是反求诸已,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责怪别人。他们的“自责”,时而是一种潜意识的善意呵护,时而又是彼此难以名状的信任,给荷兰人带来温馨,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荷兰人这种勇于自责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说到荷兰,我们不禁会说那是一个美丽的国度:那里有旖旎的风光、转动不停的风车和成片的各色郁金香。但荷兰人勇于自责的高贵品质,着实让人终身难忘。

       但是在现实中,总有一些人过于自负,经常埋怨别人的过错,指责别人的缺点,实际上,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来自于周围,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被人异议,则会反驳说自己是“曲高和寡”。

       我们不妨先来研究一番“曲高和寡”这个词,看词解意也就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意指知音难得,这么说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曲高难免和寡,但是,和寡却未必曲高。

       很多人拿无知当个性,把没教养当真性情,想来,这些人终究会像文中的鸽子一样,在不断的“困扰”中被迫“搬家”,幸运的可能会遇到一只经验丰富的“老鸽子”指点迷津,不幸的可能就要抱怨终生,戚戚度日了。

相关文章

  • 曲高难免和寡,和寡却未必曲高

    看到这则“鸽子搬家”的寓言,不免想起了近日看的一篇文章,深觉受益匪浅。 文章主要阐述的是作者自...

  • 曲高未必和寡

    曲高和寡。 曲子好听,但是能欣赏能唱和的人却很少。喻好的作品能理解的人少。 曲高和寡出处为战国楚.宋玉 《对楚王问...

  • 曲高必定和寡

    楚襄王问宋玉:“先生大概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们对你非议得如此厉害呢?” 宋玉回答:“是...

  • 曲高至平淡,和寡独凄零

  • 曲高和者自然寡

    1 大一上学期的一次讲座,一个教授提到了“时间是主观的”这个命题,问有没有谁能理解。当时大家被问得措手不及,一脸蒙...

  • 和寡依然坚持曲高

    就像网络文章一样,通常很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发文或美颜相机的修饰照,点赞次数才创新高;如果靠近一些专业甚而理论的文章,...

  • 《琴棋书画》

    琴 操琴,情操, 和寡未必曲高。 叔夜已随《广陵散》, 人间难闻《猗兰操》。 棋 子落,子起, 方寸笼罩杀气。 不...

  • 五绝.听音

    江山一把琴,日月抚弦吟。 和寡因高曲,民声最美音。

  • 《莫扎特传》:曲高则易和寡

    人人都知道莫扎特,但真正有几个人听过莫扎特的小夜曲?我们往往浅尝辄止,就以为自己尝到了全部的滋味,实在是一种自我欺...

  • 2017-05-20《初蝉》

    《初蝉》 初蝉头一次 饮露清身心 曲高和者寡 一鸣山水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曲高难免和寡,和寡却未必曲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hx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