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班主任必须练一双火眼金睛,开学之初要对班里的孩子进行一次大摸底,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脾气暴躁的、经常惹是生非的刺儿头、上课东张西望不听讲、作业不交的孩子……。如果这些孩子在后面一一被我们班主任“拿下”,芤准他们的脉,后面的班级里相对来说不会太难。
最怕的就是我们走不进有的孩子的内心,他们对老师保持敌对情绪,不信任。麻烦的是他们一旦犯错误,作为老师我们会产生不自信感,不知道该怎样解决合适。当班主任二十多年来,都和孩子们相处挺融洽的,但今年遇到了一个非常让我琢磨不透的孩子。
这孩子叫小磊,今年到我的班,学习成绩50多分。孩子的性格特别倔强,老师不能批评他,一批评他,轻则趴在桌子上睡觉,一节课不抬头,重则跟老师顶撞,摔桌子,撕本子。
课堂上他总是头放在桌兜里,不听讲,或是趴在桌子上,从来不会像别的孩子一样挺着腰坐直。整天看着无精打采,写的作业字体潦草,乱七八糟,让他重写,他说太多了,不想写。我试着鼓励过他,好像没效果,批评更不行,软硬都不吃。对这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
有一次他和班里另外几个孩星期天作业没有写,放学后,我把他们留了下来写。其他孩子认认真真的写完了,唯独他随便写了一遍,拿给我看,我看他在应付,就让他重新工整地写一遍,他气冲冲地说:“不写”。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我空荡荡的站在教室里。
六年级,孩子们要面临着小升初,我和他们一样压力也很大。走出教室,天已经黑了,看着空荡荡的校园,想着刚才这孩子对我的态度,我的心里难受极了。本来自己是好心留下来给他补课,期待孩子有进步。可这孩子对我的苦心一点都不理解,我给他指出缺点,他不仅一点都没有改正的态度,反而恶言相对。
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给他妈妈打了电话,非常客观的阐释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我希望家长回去后跟孩子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做一做思想工作。可是,他妈妈接到电话以后告诉我,她和小磊爸都在外面打工,家里边只有小磊和辍学在家的上初三的姐姐。我这边说:“两个娃在家行吗?”可是,小磊的母亲却说:“我得出来挣钱呀。”“这孩子从小脾气就倔,他在家里也不听话,我说了他也不一定听。”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其实都暴露出来了家庭教育的问。每个小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虽然都遗传了父母的好的,坏的基因,但是,这只是占了一小部分,更多是通过后天教育才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小磊的父母都是小学都没有毕业,根本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这也是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唯一能做的——给孩子打电话劝孩子。
这件事情之后,小磊在课堂上比之前明显好一点儿。了解到小磊这样的脾气,我课堂上也基本不怎么提问他。他的作业无论做的怎样,我都不会说。有时候,我也试探着让他改正一些小缺点,但是好像作用不太大,基本没有起到教育效果。我明白,我更多还得无视他的一些缺点,能放手的时候尽量放手。这样我们又平安无事相处了一段时间。
直到周五的一节语文课默写古诗。我让孩子们先合上书背一背古诗,然后静静的想一想,古诗的字怎样写?如果有不会的,打开书看一看。最后再合上书默写写。孩子们都特别专注,他们有的合上书闭着眼睛,嘴唇默默的动着,想着古诗句子,手不自觉的在桌子上写着。有的紧锁眉头,打开书看一眼又合上书,继续在桌子写。我看他们想的差不多了,就想挑了几个及格线附近的孩子上讲台默写。不知怎么的,我叫到了小磊,小磊听到了,马上又打开书开始准备看。这时候我提醒:“刚才我们已经看过了,这时候不能再看书。”可是,小磊却突然大声说:“就看,咋啦?”安静的教室里突然传出他暴怒的声音,同学们都被惊呆了,不约而同地看向他。我也很生气,就说:“看了不咋。那会咋?”小磊没有上去,趴在桌子上。我又生气又愤怒,但是想着不能因为这件事,耽误别的孩子上课。很快,我平静下,到教室外给晓磊的家长打了电话,让他妈妈九点钟到学校。教室里又恢复了正常的秩序,我偷偷看了几眼小磊,他竟然又坐直了身体,合上书认真的写。后面的课堂上,他一直跟着节奏,该背背,该读读,该默默,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让我有点纳闷,刚才愤怒的那个孩子去了哪里?可是,明明就是他,他仍然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情绪失控,会爆炸。
我想,这件事情不能就这么结束。如果这孩子一次次的探索我的底线,看我的反应,如果这次再不了了之,他下一次还会这样顶撞老师。
下课后,我让他出来一下,他妈妈也来了。往办公室走的路上,小磊妈妈一遍一遍的问他犯了什么错,他却什么都没有说,一直低着头。不知道他心里边在想什么,可能害怕一会儿要来的“暴风雨”,可能害怕一会儿老师给妈妈吐槽。我把他们让进办公室之后给小磊的妈妈搬了凳子,请她坐下,我也坐定。我并没有直接说他在课堂上怎么样了,而是让小磊说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让小磊把事情说一说。意思是想给小磊一个解释的机会。可是这孩子低着头,一声不吭。就那样僵持了两、三分钟,他还是没有说一句,我耐心的等着,小磊妈妈却一遍一遍的催促:“老师跟你说话,你没听见吗?”“你是心里怎么想的?”“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腻呀?”
后来,我看小磊不说话,就把课堂上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给妈妈说了。我特别强调:第一,小磊在我心中是个可爱的孩子。初识小磊,我的对他的印象很好,他的成绩是在50分左右,是需要关注的,所以,我们老师们都很关注他,上课有时候也会提问他,可能孩子想的是“为什么老是总是提问我?是不是想找我茬?”但是,作为老师,我们觉得提问孩子是对孩子的重视,是爱孩子的表现。第二点强调的是小磊这孩子挺聪明的,各方面都很好,即使刚才发了脾气,但是发完脾气之后,他没并没有不学习,而是仍然在非常认真的学习,这一点让我很感动。第三点,表扬他的是有时候下课他会走到我身边,笑着给我说话,让我觉得这孩子很温暖,很可爱。
我在说这些的时候,小磊一直在低着头。我不知道他心里边想什么,但是发现他的头低的越来越狠,最后快要藏到他他的脸快要。全部埋到宽大的校服领子里去了。
整个过程,当着小磊妈妈的面,我并没有为难他,也没有批评他。我只是借着他母亲在旁边的机会,想说我作为一个老师对他的看法,做法和想法,他听到的是我真实的心声。指出他他字儿写的不好,不给他换位置,上课提问,并不是找他的茬儿,反而是对他的期待太大了。小磊,他很能理也肯定理解了我的良苦用心,所以我让他先回了教室。
后来就跟小磊妈妈谈心,想了解一下他在家里的表现,小磊妈妈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她说小磊在家里边几乎不和她说话,喊他一句,他心情好了答应,不答应坚决不说话。他从来不谈学校更不会给他说学校里发生的什么事儿呀,班里发生的什么有趣的事呀,或者说他和朋友之间的事儿。他有四个姐姐,很他和姐姐之间也很少有交流。
小磊的脾气特别暴躁,以我的直觉。要么就是小磊爸爸的脾气不好,要么就是小磊妈妈的脾气不好,否则这孩子的脾气不可能是这样。我试探性的问家里是不是有脾气不好的人?小磊妈妈说他爸爸的脾气不好,每一次他犯错的时候,爸爸首先都给他揍一顿,他最害怕爸爸。他爸爸对待别人也是这样,即使对待他的爷爷奶奶,老人们也是该骂骂,该大声嚷嚷,大声嚷嚷,有时候还摔东西。
原来,这孩子对大人有防备。他感觉有人对他严厉说话,就是挑他的问题,找茬。就像刚才课堂上出现的一幕。我批评他现在不能看书,他马上就怼过来。这是一种本能的防备,因为在家里边的大人。他爸爸。对,他从来都是打骂,他虽然心里边有憎恨,恐惧。但是,因为他太小了,所以他掌控不了父亲,敢怒不敢言,只好忍着。但是,等离开了家庭的束缚,没有人再去打他,所以他感觉自己可以掌控外面的环境,课堂上他把老师对他的期待看成了敌意。这是孩子的性格使然。对待母亲,对待妈妈,她也是很冷淡,也是时时刻刻在防备,更别说对老师了。
听了小磊妈妈这样说,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因。也更加了解了这个孩子,心里也释然了。同时。我告诉小磊的妈妈,回去之后不能让小磊爸爸再打他了。要耐心的给他讲原因,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家长为什么要这样做?讲一讲。看一看小磊是否需要怎样的帮助,多耐心的开导她一下。
送走了,小磊妈妈,下午我到教室考试古诗默写。这次是十首诗,每一首十分,还有一个日积月累知识点十分,再加上卷面分五分。满分是115分。孩子们都专注的在默写,小磊也是。卷子交上来了,我找了几个志愿者,小志愿者来批改。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小磊得了95分,只错了两个字。并且那两个字都是不小心写错的,他的卷面写的特别整齐,他从来都没有写过那么好的字,我给他了满分五分。发卷子的时候我表扬了他,我们一起分析了错字。我说这个字儿,我知道。你本来可以写对的。可能是你不小心,如果这个字写对了,你看我们就能得105分了,是不是挺好的呀?看看这次进步特别大,他点了点头,眼睛里放光,整节课,我让孩子们坐端正,他马上调整了身子,做的非常端正。
它的变化,让我觉得我这一次叫家长,对小磊进行的教育是特别特别有效的,可能是一次转折性的意义。孩子感觉在他的妈妈面前,我并没有恶意的去抹黑他,而是客观的说了他的表现。我的良苦用心,我有有信心能教育好这个孩子了。
所以任何一次教育的契机千变万化,只要我们不忘初心,至诚至善。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总能找到打开孩子心门的那一把钥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