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一直认为孩子的心里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是幼儿园?其实不是

我们一直认为孩子的心里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是幼儿园?其实不是

作者: 老苗聊心得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15:43 被阅读0次

    你知道,孩子的心里品质和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大学"?

    "高中"?

    "初中"?

    "小学"?

    "幼儿园"?

    ...

    "no",准确非常标准的答案是?

    小学一年级,小学一年级,小学一年级。

    你回答对了吗?

    为什么是小学一年级而不是幼儿园?

    小学一年级后,孩子的心里品质行为习惯慢慢开始奠定起来。孩子从学前期幼儿园进入学校小学一年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生。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生活方式,逐渐变成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活动。小学一年级是培养和开始形成宝宝养成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最佳时期

    好好学习

    六、七岁是孩子社会交往范围扩大时期。每天需要离开家长在学校独立生活,在班级作为独立的一员,认真听课读书独立思考自己完成作业,自己还要整理书包,检查文具和书本是否齐全。这些活动是孩子从依附慢慢开始独立生活转化的重要时期。

    幼儿园,孩子的主导活动是完,常常做游戏。小学后,孩子的主导活动是学,心里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宝宝身心的发展,游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了。只有学习一些新的知识点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小学一年级,学习活动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

    幼儿园游戏

    幼儿园,孩子是贪玩的,需要老师寸步不离的照看。小学一年级,孩子们的活动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地位也发生了变化。老师把他们作为社会正式成员对待,没有幼儿时的百般呵护。在班级里,他们是集体的正式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纪律,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打扫卫生...他们要对自己负责任,还要为学校为班级争取荣誉。这个阶段,学习是他们的权利,也是应尽的社会义务

    现代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提出了"人生八大阶段"的分期说。6岁孩子是从"主动对内疚"到"勤奋对自卑"阶段的转折点。孩子心理上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幼儿园主要依赖老师和父母,一直是受"保护"的角色,逐渐过渡到独立自主完成学业解决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学习优异

    幼儿园时期倡导的是"保教并重",老师妈妈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孩子生活的无忧无虑。孩子的许多知识是通过游戏等方式轻轻松松学到的。小学一年级后,每天必须至少六七节课,一节课至少四十多分钟,上课思想的集中。还得最受课堂纪律。大部分事情需要自己独立完成。幼儿园老师承担的是保育和教育的双重角色。小学一年级,伴随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身心发育不断完善,保育的色彩会逐渐降低。玩的游戏也逐渐减少。教育的成分逐渐增加。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幼儿园老师

    六七岁,也就是上小学一年级的年龄,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见闻的年龄,有很强的求知欲。有很强的可塑性,必须抓住这个阶段对孩子着力进行培养,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孩子将来在激励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下基础。

    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期。努力让孩子快速成长为一名快乐自信的小学生!

    家长辅导孩子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人生梦想的起点,也是父母的希望开始的地方。家长只有关注这点变化,在希望开始的地方撒播爱的种子,将来才能实现梦想收获希望

    小学生上课睡着了

    家长必须知道孩子的心里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一年级是孩子人生的开始!

    学生专心在看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一直认为孩子的心里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是幼儿园?其实不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kb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