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从来就没觉得人的胃口是有限度的。那时,似乎无论多少东西都能吃得下,肚子里只有饿的感觉,没有饱的时候。
但是,人到中年之后,特别是到了50岁之后,胃口渐渐地变小了。可吃的和好吃的东西愈来愈多,食欲却在逐渐地消退。也有的时候,很有大吃一顿的欲望,但是却力不从心,没有那么大的胃口。这时,便会油然产生联想:原来人的胃口也像石油、煤矿和森林一样,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认识到胃口是一种资源,人就应该像珍惜自然资源一样,珍惜自己的胃口,节约地使用自己的胃口。
一部分同龄朋友有吃饭狼吞虎咽的习性。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我们曾经历过饥肠辘辘的岁月,那时喝大锅稀饭,吃得快就意味着可以吃得多,生理的本能加快了我们吃饭的速度。后来,跻身于职场,要分分秒秒地争取时间奋力工作,也只好压缩吃饭时间。但是,现在我们都50岁开外了,要改改生活习惯了。
尝试改换一种进食方式,不再用饕餮大餐的方式摧残自己的胃口,改为精心细致地品尝。要细嚼慢咽,让舌尖的味蕾充分地感受食物的美味;让食物的营养经过咀嚼,被我们更充分地吸收。酒要少喝或不喝。假如要喝酒的话,最好用那种很小的酒盅,一丝丝地感受酒精带来的快感,而不贪图豪饮的畅快。这样,我们会吃的较少,喝的也较少,也能达到食欲的满足,使进餐真正成为一种惬意的享受。当然,细嚼慢咽也要适度,不能过慢,进餐时间不要拖得太长,那样也会增加肠胃的负担,使肠胃乃至全身感到疲劳。
在进餐时保持愉悦的心情。古人说:“怒后不可便餐,餐后不可便怒”,是很有道理的。愉悦的心情,有助于保护我们的胃口资源。
认识到胃口是一种资源,对于请客吃饭也要有新的认识了。当然,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亲友聚会和商务应酬也都很重要,但是不一定非请客吃饭不可。换一些方式,譬如打保龄球、唱歌、喝茶、郊游等,可能更有利于彼此的交流沟通。如果需要请客吃饭的话,也最好是从简。餐桌上的融洽气氛其实比豪华的菜肴更有意义。
胃口资源与森林矿产资源一样,是有限的。胃口资源一旦被破坏,也很难再生。所以,从现在起就注意保护我们的胃口资源吧。
——节选自《当我们50岁之后》一书,作者王国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