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看了一会儿《三体》,心情有点动荡。明明有不少工作,但不想去制作,而更想思考一番。
第一:当遇到大危机的时候,小人物是会被抛弃的。执行者决定你成为牺牲品的事情,而无需任何负罪感。如在《三体》中用纳米线将一船人切割(不分好坏)。
第二:地球想念三体带来文明,三体却害怕地球未来更文明。墙内外的人沟通过程只会关注自己得不到的那部分。
第三:一维,二维,三维,四维...里面讲的11维并不能很理解,但是当你在吃一个香梨的时候,你看到香梨你能在心目中建立它的模型,并绘制他的果肉与果皮下的细胞,细胞下的细胞核,细胞核中的粒子,粒子中的质子,质子中的生命能量。并且在那个时刻考虑到你所在的时间,空间与这颗香梨的时间、空间的相遇;你吃了他的肉,他若有情绪是否是牺牲自己来保护自己的种子?这个肉中间的某些能量结构与你的细胞结构结合是否成了一个新的结构体,它也在影响你?在同个空间不同时间是不是你也与香梨相遇,或在同一个时间不同的空间你们相遇?以我的认知,若在此与它相遇我也分辨不出,它是不是之前的那个香梨?
第四:佛,普渡众生,人与花草树木一般看待。人这般摧残神灵,生灵若反击也是因果循环。只是人有好坏,月有圆缺,但自然反击之时,却是不分优劣,铺天盖地而来的。地球终不只是人类的,万物之初唯有尘。最近看地球生物的演变,由微生物到浮游生物,脊椎生物到爬行动物到日益繁多的种类,万物之初都同宗。现在孩子学各种语言,寻好的学校,找好的工作,找好的对象,规划的人生吗?在这旷阔的历史长河演变中,仅是生命的传递。这与花鸟虫鱼的生命传递有何差别?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存活几率,万物平等,谁不欠谁,墙里墙外而已。树可以活万年,但不可移动;鸟可以飞翔,但没有双手;人拥有智慧,但不安寂寞,人性繁多。我们的生活在进步,科技在进步。地球的几次大灾难,虽然给每一个时代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我们不能忽视,生物从水延伸到陆地后没有再重新再来一次这样的变迁;人类文明的数字时代在未来遇到大灾难也必将不会还从打结计数开始。
第五:若外星球的两颗质子可以停留住文明,那我们这群在网上的虫子们就如同在花间采蜜的工蜂,一直以为自己采的是花粉,总能酿成蜂蜜。实际上花已经不是花,只是一团空气,你的视觉蒙蔽了你,你看不到真正的花粉怎么可能酿蜜?我在考虑现在我在击打的文字可能把思想传送到看文字的你这里,而中间没有出任何问题吗?电脑里面是不是也有什么质子在我的行里字间撞击呢?
我是一小人物,活着的使命也就像虫子一样延续生命,这个延续的生命只是很多很多广阔海洋里的一滴,这一滴的多少对于海洋而言无足轻重。我们面对自然,对于花草对于虫鱼,它们谢了,枯了,死了不也一样无足轻重吗? 最近未来科技崛起,机器人将统领世界(包括人类)的言论在兴起,我不禁有些惶恐,如果又那么一天,人类对于机器人是想宠物与人的关系还是虫草与人?在那个时代人类是不是会更加感受到万物平等?更加了解生物之间的感受呢?
投胎在东方一个安定的国家,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我无疑是幸运的,世界很大,叫的上名字进入视野的都是一些还不错的国家,他们的科技文化能让他们在黑暗中发光,让人看见。但那真的只是少数,你叫不出名字的绝对比你知道的多得多,那里的生活无人知晓。随着网络的发展,博客,朋友圈等等将世界各地的事情展现出来,负面的新闻,闻所未闻的事件,用前沿技术发现的新世界总在刷我们的三观。古人云:知己知彼,我们现在是越探索自己越发现不了解自己。地球究竟长什么样呢?宏观世界中:深海最底下,目前我们技术还不能达到的地方;深深的岩洞之中,那些被层层岩石包裹的秘密;在我们身边,雾霾与无法离开的植物的生活...还有微观世界,时间世界,空间世界,多维世界...即使你研究出了一二三,它们时刻在改变,可能这一刻就在变异,分裂,扩散...地球很大,生物很多,并不只有我们人类;宇宙很大,星球很多,并不是只有我们地球?但此刻我们就是人类,我们只有地球。有些生物正在被屠杀,有些地方已经伤痕累累。当灾难来时,我不认为“三体”能救地球,能救人类。在某些地震来时,海啸来时,是人类在提前预警,实时救援搜索,灾后重建,支持安慰。
我活着感受着这个世界,有限的时间想做的仅仅是多看看,多听听,多传递一些生存的能力给后代,尽量把这个世界完美的交给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