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11年左右北京雾霾开始加重的,接下来的数年越来越重,一年霾过一年,大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知道了什么是pm2.5 pm10,出门都戴着3m口罩,讨论雾霾的具体成因,也有一些人为了孩子的健康离开北京,比如柴静。一年年过去,雾霾并没有改善,但是北京好天气的统计数据每年都有提高。
2017年,问题真的开始处理,但是没想到是如此猛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迷之自信。
雾霾的具体物质是pm2.5,这其实也不够具体,因为它是多种物质的混合,颗粒最后小,新闻说雾霾的具体来源有
炒菜的油烟,
汽车尾气,
取暖燃烧的低质量散煤,
工厂没有经过除尘的尾气,
火力燃煤发电的尾气
我们逐条分析
炒菜油烟,呵呵,别逗了
汽车尾气,现在北京是国五排放标准,用pm 2.5测试仪可以去测测国五车的尾气,pm2.5非常低,低的出奇,所以也不是
老百姓燃散煤取暖,这个我相信是有一定原因的,估计只有无烟煤加上除尘装置才能将这部分影响去掉。但是,老百姓已经这样过了几百年了。
工厂和电厂尾气,我家旁边就有一个电厂,几十公里外也有钢厂,如果稍微懂一点的话,其实会觉得也不成立,主要原因,工厂排放尾气是有标准的,需要除尘,除硫,标准尾气是白烟,而且烟囱要最后高度,这是正常情况。
不正常的事实是,尾气处理需要成本,每一步都需要成本
河北,世界钢材产量最大的地方,唐山河北的钢材的半壁江山,到处都是大钢厂,小钢厂,国家的,私人。
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关闭了除尘装置,或者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黑烟,黑烟,黑烟
水也黑了,地也黑了,空气也黑了
我不去说心黑了
深究这个事,不是个人的原因,关系到河北老百姓上千万的就业问题,如果能让大家不用去靠钢材赚钱,雾霾就解决了。
2017年
北京首先牵出了燃煤电厂,成为清洁能源城市,这是我在高铁新闻上听到的。
针对取暖燃烧散煤,然后进行大刀阔斧改革,转用天然气。
这个主意我一听就惊讶,天然气需要相应的管道,农村地区本来应该没有铺设,天然气锅炉我也有一定了解,因为想在南京安装暖气,天然气锅炉的价格国产的5000起,日本林内的9000起,而且天然气的价格很高,农村房子大,保暖层很差,热量耗散更多。
这么看来,安装和使用,成本都很高,而且工程量很大。
我们的做法非常的浪漫,要立竿见影
首先是把你的烧煤的炉子都拆掉
5000的锅炉,你出3000,补贴2000
可能觉得3000很贵,不想安装,那只能说对不起了,所有装煤车辆不许进村,进了就罚,狠狠罚,断了你的念头。
改造的范围,从微博上大家反馈的情况看,覆盖河北很多很多地方,但是工期只有不到1年,估计也就9个月左右,就需要全部改造完毕。
11月20,北京已经够冷了,北京市已经开始供暖,很可惜,有很多很多农村没有改造完成,没有供气,大家在深夜的寒冬中瑟瑟发抖,炉子也被敲了,想烧点煤暖一暖都不行。
有的地方供气了,但是农民用了一天天然气取暖,惊讶的发现,供暖费用增长了一倍,甚至有的家需要一天100块的天然气费用,用不起,用不起。
周边的农民遭了这么大的罪,可笑的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1074/cc6a5faddb55fd6d.jpg)
发达国家用了100年,解决这个事
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它的复杂性,和治理的长期性,可不可以先改善一下,让大家没无烟煤,提供补助。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说这个话的伟人,搞了生产上的大跃进,
现在呢,难道不是吗
重中之重,不在于取暖燃煤
给河北,唐山的老百姓其他活路,
不用炼钢了,雾霾不就没了嘛
所以我觉得还是学理的老大比较实在踏实,
知道客观规律和能力界限
学文的,总告诉大家
什么人定胜天,什么撸起袖子
最终挨冻的还是老百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