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律诗散文苑
诗仙李白(下)

诗仙李白(下)

作者: 秦风长韵 | 来源:发表于2020-12-25 12:40 被阅读0次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世上恐怕没有谁比李白更担得起这句话了,无论经历多少磨难,只要有一丝光明,他的内心会立刻充满阳光与斗志。

    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内有奸臣揽权,外有节度使拥兵自重,盛世之下早已危机重重,纷乱之世已经步步逼来......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叛,拥三镇精兵直下东都,逼近潼关。自认胸中有退敌之策的李白在大家纷纷南逃之际不顾凶险逆流北上,希望可以面见玄宗以献平胡大计,只可惜战况急转直下,叛军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失守。北去之路已被叛军阻断,李白只能折身南下,等待时机。

    “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在此期间李白夙夜忧国。此时逃到成都的玄宗下诏实行诸王分镇,共平叛乱。皇子永王奉诏后开始招兵买马,积蓄粮草。国难当头,李白也来到永王麾下坐镇幕府,运筹帷幄,心想千秋功名在此一搏了!此时他对形势估计的非常乐观,“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笑谈静胡沙”他以东晋淝水之战扭转乾坤的谢安自比,豪情满怀,准备和永王一起平定叛乱,收复河山。可惜几个月后一切幻想飞灰湮灭,满心杀敌报国的李白连叛军的影子都没看到,永王就被新皇唐肃宗当成叛逆讨伐。之后,永王兵败被杀,李白以附逆之罪被捕入狱。李白的第二次从政就这样悲剧收场了,时年57岁。

      似乎老天也垂怜诗仙的遭遇,在流放途中,朝廷大赦天下,李白重获自由之身,喜不自胜,高兴的顺江东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心情是何等的畅快,何等的飞扬,仿佛毕生的挫折都尽数甩在了飞驰的船舷后面,只可惜上天留给他的的时间不多了。

      公元762年12月的一个夜晚,是夜,月华如水,仿佛是冥冥之中的指引一般,李白携酒来到采石江畔荡舟而行,江面的倒影里,那个昔日雄心万丈的少年已是两鬓斑白,出川时立下的豪言壮语终究没有做到,满怀激情在人间追求了一世,最终没能功成名就,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本是为梦而来,即已无力追赶,何不归去。他豪饮最后一杯,说到:“故乡,我回来了。”纵身俯向江面那一片皎洁......

      相传李白投江之后,水面翻飞, 一头长鲸冲水而出,直上云霄。鲸背上的少年身背长剑,白衣飘飘,一如四十年前出川的那个他,传说的真假已不重要,或许这是人间对李白最后的祝福,至此尘缘已了。

    李白一生渴望建功立业,如今无数王侯将相已成粪土,而他的诗篇却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堪与日月同辉。一个被千秋万代铭记的人,他真的离开了吗?李白生前的所有理想终究以更伟大,更恒久的方式实现,人生至此,何憾?何悔?

相关文章

  • 诗仙李白(下)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世上恐怕没有谁比李白更担得起这句话了,无论经历多少磨难,只要有一丝光明,他的内...

  • 诗仙李白

    诗仙李白 文/诗缘 李白醉酒诗兴发, 遗作存世留佳话, 唐朝至今千百年, 有谁与之比高下?

  • “诗仙”李白

    若不是一贬再贬,这位大诗人也不会有那么多恒世之作横空出世,也不会被誉为"诗仙".所以这对李白来也未尝不是...

  • 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

  • 诗仙李白

    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 这一生 云游四海 浪荡天涯 漂泊不定 潇洒不羁 四位女子 何其有幸 得这位大诗人的驻足停留 入...

  • “诗仙”李白

    古今往来无数王侯将相,在繁华落尽的嗟叹里,消散于滚滚红尘,而他却用灵动飞扬豪气纵欲过横的浪漫诗韵,独步千年沧桑留下...

  • 诗仙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

  • 李白 -诗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后摘仙人,是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

  • 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 诗仙李白

    作者 李想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仙李白(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nj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