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古以来,我们都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养儿防老”。
父母辛辛苦苦将孩子养大,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给自己养老的。在传统的观念当中,儿女赡养父母,这不仅是他们的义务,更是他们的责任。
特别是在农业社会的时候,由于家家户户都需要男丁,都要劳动力,所以生下来的孩子越多,就证明这个家庭越有福气。
当然,这种观念,在今时今日就“过时”了。因为小农社会已经成为历史了,而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了。这个时候,传统的一套就会受到冲击。
就拿“养儿防老”这件事来说,你觉得父母辛辛苦苦养大了孩子,孩子就肯定会孝顺父母吗?这,其实是很难说的。
因为传统的孝道观念正受到冲击,家庭的观念也逐渐被淡化,再加上压力山大的生活压力,那“养儿防老”就不会成为现实。
取而代之的,就是让我们都感觉到唏嘘的“养老防儿”。
而60后和70后,终究活成了“养老防儿”的第一代人。
02
40后和50后,都能做到“养儿防老”,为什么60后和70后却要“养老防儿”呢?
只能说,环境在发生变化,观念正在改变,物质生活条件也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养儿防老,就会向“养老防儿”进行改变。
一般来说,从“养儿防老”变成“养老防儿”,要满足这三个条件。
首先,亲情和家庭观念的淡漠,后代对于孝道的无视。
很遗憾地说,这是一个精致利己的年代,有太多的年轻人和中年人,都活成了比较“自私”的样子。而这种自私,就是抛弃了家庭,而只顾着自己。
试想,如果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都只是为了自己而活,那父母亲情,以及传统的孝道,不就被人抛弃了吗?
其次,生活压力在增大,生活的花销超过了普通人的承受范围。
如今的年轻人,就算还有孝顺父母的观念,其实他们也养不起父母。因为他们的工资,最多只能养活自己,还有些人正在“啃老”的路上越走越远。
生活的压力,才是一切观念发生改变的根源。
第三,大环境的内卷加剧,年轻人内卷,中老年人也内卷。
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了“内卷”当中。这种内卷,会贯穿我们一辈子。普通人,不是在内卷的路上,就是在内卷的过程中。
只能说,当所有人都内卷,那普通人就会面临“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问题。如此,养老防儿的问题,就层出不穷了。
03
60后和70后,这代人其实活得很“矛盾”。
60后和70后,普遍都比较传统,自己对父母特别孝顺,哪怕自己没得吃,也要让父母吃得好。这,是他们这代人的优良作风。
他们总是觉得,只要自己做好了榜样,孩子就一定会“孝顺”父母。殊不知,孩子,要么啃老,要么依靠父母,要么让父母当免费保姆,孝心往往只存在于嘴巴上。
而60后和70后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90后和00后。这些新生代的年轻人,说实话,他们正处在“毕业——失业——就业——再失业”的死循环当中,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要想让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去为父母养老,这不就是天方夜谭吗?
就拿最早一批的90后来说,他们需要结婚,需要买车买房,需要父母掏钱为他们“成家立业”。结果,就是“苦”了父母,也“苦”了全家。
现在网络上,出现了这么一个潮流,六个钱包买房。
说到底,这些钱,就是60后和70后的棺材本。掏空了棺材本的他们,总认为自己付出了,就有回报。
可是,现如今的他们,活成了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人,也活成了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人。
04
60后和70后,要有这三个准备。
准备一:不要有养儿防老的心理,凡事要靠自己。
人,越是期望,就越是失望。没有期待,就不会受到伤害。如果我们明知道“养儿防老”行不通,那我们不妨把重心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凡事靠自己,这才是正道。
准备二:如果实在没有能力,就不要帮助孩子了。
人,还是要多关心自己。孩子有自己的生活要过,我们也有自己的日子要活。对于孩子,我们能帮就帮。而不能帮,也没有能力帮,就别逼死自己了。
准备三:多存钱,多锻炼,不要让自己出现问题。
人,身体不好了,手上也没有钱了,那“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不幸就出现了。唯有我们手上有钱,身体也过得去,那生活才会安稳下来。
60后和70后的往后余生,注定问题不断,命途多舛。既然如此,顺其自然就好,不要奢求太多了。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