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课外书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他们看到一个魅力无穷的大千世界。我们班级有序地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让书成为学生的共同的好朋友,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结合上学期读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本学期我决定从以下方面进行系统的布置:
1.图书角的布置。阅读不能只是孤立的一次或一种活动,良好的读书氛围会给阅读活动提供土壤,是基础。说到读书氛围,前期的班级图书角的设置就显得十分重要品。图书角的设置需要更精细。首先,在班级图书的构成上,不能再放任孩子完全自愿、自由,大方向上得对孩子们有所规定和要求。目前,我的初步规划是:孩子们捐献的图书数量在每人至少两本书,图书角的图书分类暂定为文学类, 艺术类,历史、地理类,科普类,工具类,杂志期刊七大类,文学类图书比重最大,每人捐献的文学类书籍中必须有一本为文学类书籍。其他六类,以小组为单位,分派给各个小组分类别承办;图书借阅制度仍沿袭上学期的图书制度,图书登记表改成一人一页形式,个人借书的记录清清楚楚,便于日后进行相关的激励;图书角的图书不在师生共读的书目内,只供课外其他时间阅读,孩子们可由自己的课外兴趣。
2.师生共读活动继续开展。本学期的师生共读活动继续展开,首先活动共读时间为每周二的第四节语文课和周五的午读时间。共读书目是本学期的必读书目《追踪小绿人》《爱丽丝漫游奇境》和《妹妹的红雨鞋》。其次,本学期的共读活动需每日规定读10页(可根据实际情况相继调整),剩余时间写一写自己的今日读书心得,长短不做要求,简短的可写在便利贴上,长些的可形成文章教给老师,优秀者可作展示,更可投稿校报。但是活动需要改进的地方非常多。
3.四人为一组,开展交换阅读,组长负责督促,及时向老师汇报读书情况。在小组内开展小型“书友会”,推选出优秀小组到其他各班交叉交流读书经验,好书共享,促进学生读书兴趣。
4.进行整本书的交流分享。上学期,阅读活动开展的不顺畅,这一重要环节也是缺失的。本学期的图书分享会会在读完每本书下本书开始读之前开展,图书分享会主要有三个环节:本书分享与交流;自由推荐好书;学生代表进行下本共读书的推荐。
5.班级可开展讲故事、朗诵比赛、诵读故事比赛、词语接龙比赛等活动。如:开展读书班会:“我喜欢的成语故事”,评选“我是小小读书郎”,配合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奖励。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奖励活动是不能缺少的,并且奖励要灵活有智慧。要何分层次奖励,即鼓励读书达人又激励读书困难户 ;要分阶段奖励,读书过程中要奖励,读完整本书要奖励,活动结束要奖励;要多种形式地奖励,借书积极要奖励、读书专注要奖励、有真实体会要奖励、 能挤出时间多阅读要奖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