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原文】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宋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亦见得大略。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以是未能释然”。
先生曰:“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茍从?精一博约尽心,本自与吾说吻合,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博是约之功。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可一言而喻。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以尽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心有未尽也。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爱曰:“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影见得功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
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贱悟】
徐爱问王阳明先生“昨天听您说止于至善之教法。觉得自己用功找到了用力的点。但是朱熹关于的格物的教导,始终不能够吻合。”先生说:“格物是止于至善的功夫。既然明白至善,就明白格物了。也就是说按照阳明先生的想法,格物的目的是止于至善,是明明德。
就像我们经常问的一句话,我们为了什么学习?回答有很多,有考大学、有找好工作,这是小我,有的是为了造福人类当科学家,当音乐家等等,作为一个人个体,多数还是追求自己的进步,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每个个体的进步就是整体的进步。而从心学的角度来讲最大的进步也不过于心的进步。心即理,心的进步就是格物的目的,心的进步是止于至善,格物是为了止于至善,发扬心性的光明。
徐爱说:“那么按照先生昨天所教,推理格物的方法,格物就是止于至善的功夫,好像能够明白大概的意思。但朱熹提到了尚书里面的“精一”一词,论语的“博约”和孟子的“尽心知性”为依据训导格物,好像很对,所以心里头还是不能够完全释然。
王阳明先生此时品评徐爱自己有疑虑未除就去听别人的,没有光明自心。对徐爱说:“子夏笃信圣人,他非常相信孔子。曾子,凡是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笃信圣人是对的,但是不如反求于自心更加明白深切。现在徐爱你如不能够明白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是否正确,仍存在疑虑,那么不能屈就于旧的传闻和说法,不去追求真正的真理。就像朱熹,也尊信程颐,但对于程颐的说法,如果不能够让他自己身心相应。那么,朱熹又会认同程颐吗。
精一、经一、博约、尽心知性,这些说法是和王阳明的说法是相吻合的。反而朱熹关于格物的说法实际上是有些牵强附会的,并不是格物的本质,在王阳明看来朱熹事事物物找天理本身就有问题。”精一“之功,是追求精达到一的工夫,就像淘米就是为了米干净。博学是遵守礼法天理的功夫,前面说了学来学去为的是遵从天理,发扬天理。如果明白知行合一的说法,都可以用一句话表达清楚,就是一切的一切都要符合天理良知。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之安行的人做得到的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的人做得到的事,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的人做得到的事。其中朱熹以为为尽心知性是格物,就是把格物物这个说法理解错了,甚至可以说把格物的本意颠倒了。按照尽心知性知天是格物致知,就是让刚刚开始学习的人就去做生之安行的事儿。圣人的事儿,普通人怎么做得来呢?
徐爱问:尽心知性,怎么会是是生之安行的人才能做的事呢。
阳明先生把人的心性大致分为三个次第,说尽心知性是第一第,人的本性是心的本体。天理是性的本源,尽心就是尽性。是天下最诚心的人,才能发挥人的本性,发挥本性才能认知天地之化育。尽心知性知天,知晓天性就好像知道自己是哪个省那个市里人一样,是自己本有本身就该知道的,分内的事。尽心知性就是达到心即理、致良知的状态,人的主宰是心,心与天是合一的。尽心知性是第一第,这是生之安行的人才能做的是,就是圣人才能做的事。
存心养性事天为第二地,存心者就是怀着一颗善良的致良知的心。对于良知还怀着,还在存养中,没有达到尽心的程度,心没有完全展现出良知,还有未尽之处。存心养性事天, 就像孩子孝敬父母、臣子侍奉君主,需要恭敬奉承,然后确保万无一失,是学着去做,存养的心是与天有分别的。那么,尽心知性和存心养性的区别就是圣人和贤人的区别。 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的人是贤人做的事。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第三第,说夭折与长寿没有区别,这种教育方法不过是叫人要一心为善,不可以因为生活和寿命改变,就把为善的初心给改变了,只是去修自己的身为善等待命运的到来。至于生活好坏寿命长短不在乎,因为有天命在,就是一心一意的不动摇心志的全心为善,不管多么艰难困苦,一切听天命这是第三第。第二第存心养性事天没有与天合二为一,但是还是认识得一个天或者天理在前面,而第三第没有见到天,是在此等候与其相见,就与第二第存心养性事天差的更远了,这是普通人做的事。
阳明先生认为,格物致知就是为了到达第一第,到达第一第自然能格物致知,就像成佛顿悟一样,要悟后起修。朱熹的格物是每个初学者没有因为立心,让初学者做圣人的事,所以初学者没有下手之处很容易跑偏,事情做起来也很难。
徐爱说:昨天听先生你教诲呀,影影绰绰的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儿,功夫需要如此去做。今天在听您进一步的解释,没有任何的疑惑了。昨天,我认真思考格物的物字,就是“事”字,格物就是格事儿。都是从心上说的,为良知尽显而格物。
王阳明先生说:“对呀,身体的主宰就是心。心所发动,所发出来的便是意念,意念的本体就良知。意念表现出来是格物。如果你的意念在于孝敬父母,孝敬父母这个意念的本体是良知,那么孝敬父母就是格物。意在忠于君主,忠于君主这个意念的本体是良知,那么忠君侍主的行为便是格物。意在人民爱物,仁民爱物便是格物。意在视听言动,那么视听言动便是格物。
其实,所有的事事物物都装在你的心里,只是你没有让你心里的只是宝藏被挖掘出来。 所以说无心外之天理,无心外之格物。即便唯物上讲心在不在外面的里都在,但是没有你的心与理的合一,知与行的合一,那个心外的里存不存在对你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无心外之力是相对正确的。对于大的世界和宇宙而言,我们这个理没有内外,没有心外之理,也没有心内之理。
《大学》里面说:”光明光明的德行“的功夫,就是止于至善。《中庸》里面讲不诚心就没有万事万物,是说诚意,而诚意要成个什么意,就是良知的意,所以说,诚意的工夫就是格物。
说实话,在工作若干年后,我才明白,我们所有的努力之所以有结果,人生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我们按照天理,或者说自然根本规律行是。不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着这个天就是天理,天理在任何时候都是让一切都美好,正是止于至善。
2019-06-19 小雨转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