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心念力?我们先做一个试验,来切身体验一番心念力的神奇。请你首先把心身都放松下来,放松,放松。好。请伸出两只手。你看,我们每个人的手腕处都有两道横纹,现在把两手腕的横纹对齐,然后,两手掌相对合并朝上,看看两只手的手指是否一样长。
没有特殊情况,当然一样长。然后放下一只手。这时,请闭目观想朝上的这只手,想象这只手在生长,长,长,长……你仿佛看见了这只手在一节一节地向上长,向上长,长成了一棵树那样高,长成了十层楼房那样高,直长得像《西游记》中如来佛的大手,五根手指像五根柱子耸入云天……就这样专注地去观想,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几分钟后,把两只手的横纹对齐再比一下。
这时,你会惊奇地发现,这只手真的长大了,变长了,长了一厘米左右。然后,还是这只手,闭目再观想一下,观想这只手迅速地在缩小,小得只有一厘米左右。这样想半分钟就可以了。再比一下,这只手又恢复了原状。说到这里我要问:此刻你真正的“亲手”试验了吗?我猜想,你很可能还没有真正试验。
别不好意思,人都有这样的惰性。我也是等到再看到这个试验的时候,才想,我是搞心理学的,我当然相信心念的力量,但是,光道理上信了不行,我要真正试一试。这才照前面的试验方法真正开始试验。结果如何?随着一秒一秒的观想,几乎可以听到,不,不是“几乎”,就是听到,手指节“咔咔”拔节的声音,就像庄稼拔节一样“咔咔”的响。
最后,睁眼一比,这个手比那个手差点长了一厘米。你问我当时什么感觉?触动,震撼,惊心动魄!好,现在,你也愿意来“亲手”试试了?这样,比起光听我说,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肯定也会深受触动和震撼:就是这样一“想”,就有这般的力量,这是何等神奇的力量!其实说来也不算神奇。

当我们心里这样一“想”的时候,就通过神经系统给手指一个“指令”:你现在需要做“伸展运动”了。于是,手指的肌肉筋腱等组织就开始执行“指令”做“伸展运动”了。于是,手指真的变长了。这就是心念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念力。
这个心念力,是一种心理能量,是一种精神能量,是一种起心动念而“想”出来的能量。我们平时说的意志力,忍耐力,意念力,思考力,想象力,都是心念力。人在起心动念的过程中,必然有能量的释放,能量的释放必然要产生一定的力。而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超光速的,所产生的能量非常大。因此,心念力非常大。心念力可以产生无穷的心理能量,让人在某一段时间内专注于某一目标,调动自身的和外界的各种资源,来为实现这一目标努力。这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可以“想”出奇迹的原理。
由此我们不妨推论:这么“想”一会儿,就能把手“想”长了,那么,是不是可以把人“想”瘦了?是不是可以把病“想”好了?答案是肯定的。当然,一个消极的心念力也是这样,“想”什么就会来什么,甚至把命给“想”丢了。其实,我们留意会发现随处都是心念力创造的奇迹。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会:傍晚的时候,坐在院子里或房间里看书,当你一念专注的时候,没有觉察已经日落西山,没有觉察光线越来越暗,照样的看书,没觉得有什么看不清。但是,一旦你心里觉察到了这一点:天黑了,看不清了。于是,这个心念就会给眼睛一个“指令”:你可以停止工作了。
于是,眼睛的视觉神经就停止了工作。于是,你的双眼就真的看不清东西了。我们还可以做这样一个小小的练习:请轻轻地闭上双眼,放松身心,想象眼前是一盘酸梅,想象随手拿起一个放进了嘴里。好,现在有什么反应?你一定开始满嘴冒酸水了,一定的。这就是古人说的“望梅止渴”,不过,较真起来应该是“想”梅止渴。满嘴的酸水,就是心里这样一想“想”出来的。因为这一想,这个心念就会给味觉神经一个“指令”:你要开始工作了。于是,味觉神经就开始工作了。于是,你的口腔有唾液分泌出来了。我们的心念力就是这样不可思议,就是这样的神奇。人的心念力有强有弱,有大有小。
心念力强大的人,在宏观上能坚持远景目标,比如为康复而持之以恒的努力;在微观上能聚焦近景目标,比如把心念聚焦于病灶的化解。有了远景目标,心念力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有了近景目标,心念力就有了能量聚焦的具体对象。有了二者的结合,就有了强大的心念力。心念力强大的人,专注力也都比较好。专注力,就是一种心念聚焦的能力,也就是一种聚精会神的能力。这和凸透镜聚光能力差不多,聚光越好,越容易产生热。不论是指向远景的心念力,还是指向近景的心念力,专注力越高,心念力越强大,产生的能量就越强大。比如,前面的手指试验,漫不经心就不如聚精会神产生的心念力更强大。
正是强大的积极的心念力,创造着生活的奇迹,创造着生命的奇迹。有两位年届七旬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已经到了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结果,不过3年就在消沉无望中辞世了。另一位却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更高目标,在70岁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25年里,她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在她95岁高龄的时候,竟然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这位老太太,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你看,这就是强大心念力创造的奇迹。
所以无论是正常人还是残疾人被打标签危害是非常大的,久而久之这样不良标签内化成他人格的一部分,真的会如人所愿,朝这些不良的方向发展,破罐子破摔。
家长每天的语言都在给孩子灌输心理暗示,你的语言是积极乐观的是他的人生助力?还是消极悲观的成为他的阻力?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以及自我定义。
给人贴标签词比如:烂毛病、烂脾气、憨得很、懒得很,、糟糕的很、浪费时间……这些非常消极词汇、消极暗示都要禁用。
你希望孩子哪方面进步,就需要在哪方面做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
列举10个你想要的孩子,就多朝这方面用心的认真的看着孩子,真诚的告诉他:
你是个有条有理的孩子
你是个意志坚强的孩子
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你是个有天赋的孩子
你是个勇敢的孩子
你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你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你是个勤劳的孩子
......
潜意识听不懂“别”、“不要”等否定词,我们需要改变说话模式,告诉你的孩子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与孩子进行确认,焦点关注在积极正面的事情上。
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或者考试时,可以引导孩子的心态从"我一点没底,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恐怕要考砸"调整为"别人行,我也能行,一定能够做到的"。
家长不应当对孩子说:你真懒,或者你怎么就这么笨,你耳朵聋听不见我说话吗。这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会让你的孩子真的变得"很懒"或"很笨",即使他本来很勤快也很聪明,都会被你越骂越笨的。
比如:
我们每天可以用正向的词说给孩子听,做积极心理暗示。但要注意我们的语气和态度要温柔慈祥,这非常重要。
因为同一句话,凶巴巴的说和温柔的说不同的语气语调说出来,感觉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多花时间与孩子谈心、交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减少负面批评,增加正面引导,比如:
不要玩手机——替换词:去学习吧
不要浪费时间——替换词:请珍惜我们的时间
别磨蹭——替换词:请加快速度
别走神——替换词:请认真听课
列举正面暗示的词语:
我喜欢你现在专心的样子
我相信你能做到
你做得对
你真学到了不少东西
不要急,我等你
我看到你的努力了
你真的在不断进步
努力就会有成果
非语言信息的暗示:
音乐:每天早晨洗涑时,可以听积极向上,旋律明快的音乐和歌曲
色彩:颜色也能影响人的情绪,平时可选用黄色、桔色、金色等暖色调的物件。可与提高自制力和注意力,可以治疗沮丧,唤醒人的自信乐观。
每一个人都有他值得赞扬的地方,赞美和鼓励是引发一个人体内潜能的最佳方法。让我们用爱心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多表扬鼓励,少指责埋怨。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耐心去培养,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如果孩子有了缺点,要耐心帮助分析原因,鼓励他们克服纠正,强调孩子的优点比批评缺点更有效。
其实世界上最困难的事就是把最简单的事一直重复坚持下去,每天坚持正面引导和暗示,各位如果能坚持,我想,奇迹一定会在你的家庭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