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佛教》读书笔记
我从来不是一个特别聪慧的人,经过很多年自我训练,现在看书勉强能一目十行了,但是过目不忘,博闻强记这些高段位技能,估计这辈子都很难get到了。
中学的时候,文科成绩还行,但我至今还记得反复背诵至深夜的情景。几乎学习所有的学科,我都必须反复练习、记忆和重复,不然会很快的遗忘和生疏。时至今日,还会经常在午夜梦回,坐在课堂,面对试卷,两眼发直,大脑空空,不知所措。
经常有小伙伴问我:为什么书看完就忘了,老是记不着呢?
我的大脑就是一台内存很小,经常要清空的电脑,很难像扫描仪一扫即存。所以,这个问题,我真没有解决方案。
看《红楼梦》不少于十次,但至今我依然无法完整地背诵《葬花吟》;背过很多唐诗宋词,张嘴就来的还是“春眠不觉……”“两个黄鹂……”“床前明月……”,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笨笨如我,还是需要反复练习反复琢磨反复体会。
有一本书,我这几年隔断时间就会拿出来看一看,这次做共读书目推荐,我又翻将出来,用了一个周末的午后,翻了一遍。这本书就是净空法师的《认识佛教》。
两千五百年前,乔达摩·悉达多在菩提树下顿悟,及至汉朝年间传入中原,虽历几次灭佛,历经波折,佛教依然是为华夏大地最重要的显学之一。
初初感受佛教,必是拜拜。我们俯下身去,那泥塑木雕,金碧辉煌,高高在上,我们祈求赐予幸福、健康、财富,如是种种。我们举起高香明烛,点燃香饼纸钱,奉上贡品供养,以示虔诚,但求菩萨保佑,万事顺遂。
寺庙就是烧香拜佛,出家人就是念经做法,修行就是古佛青灯,讲法就是六道轮回,这大概就是很多人对于佛教的认识吧。
前两天,谭咏麟的儿子牛津大学毕业,很是得意的在秀,网友们纷纷提起“私生子”的往事,又感慨于原配“遁入空门”的凄凉。无意评价当事人的行事,也无法揣测各自的心境。但佛教绝不是一个逃避红尘烦忧的世外桃源,当你真正走进它的殿堂,这里会是一个给于心灵博大而深远,宁静而安详的栖息地。
我们深信身体和创造的力量,坚信当下和双手的力量,确信心灵和创造的力量,对于一个试图更多理解佛教的人而言,必然会明白,求神拜佛,烧香拜拜,其实并不为真正的修行者所倡导。
寺庙就是学校,出家人就是老师,修行就学习和实践,佛教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世界观,一种人生的行为准则,一套自律的修行方法。
无论是大圆满还是三福,是六和还是三学,是六度还是十愿,明白道理都很简单,但每一步的行动才是最困难。
《论语》里曾子说:吾日三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圣人先贤尚且需要常思常习常省,何况我等芸芸凡间众生。
前两天,女儿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会看佛教方面的书呢?我说:其实佛教是一种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方式,人生有太多不确定性和未知性,我们的心理难免会产生忧虑,迟疑和恐惧,不管你选择哪一种方式认知这个世界,只要能让你和你身边的人更好,那就好的。
一花一木一微笑,一念已是千万瞬间,当心灵有所皈依,方能更好的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