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收到家长反馈的消息说孩子主动要求写多一些作业了,问我们有什么魔法让孩子们爱上写作业。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又一次证实了"爱充足的孩子是可以有力量应对挑战的"!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爱是虚幻的,可是,我自己从小敏感,对爱极度渴求,我从来不曾缺衣少食,但我缺爱,缺我能体验感受到的爱!尽管我自己读书工作在别人眼里都很有优秀,但自己总是没有力量感,尤其没有动力,应对方法基本就是避开挑战。直到有一天我逃无可逃,我开始去面对,我真正的力量才开始生发——而这个力量的来源就是爱!所以我自己有体验过"爱是应对挑战的力量来源"。

我记得当年看到林文采老师的《心理营养》这本书时恍然大悟,自己成长轨迹里的点点滴滴都有了回答。而在陪伴可可成长的这几年时间里,我更是从他身上看到爱的力量之大。几乎所有问题的解决方式都是爱,给他力量感,面对解决。成人心理咨询中很多问题也来源于没有足够成长,成人的外壳下有一颗小女孩小男孩的内在。

这个暑假托管班,也是我去在更多孩子身上看到这种良性循环的好机会。我相信能让孩子感受到的爱,可以让他们增强力量感,足以去面对他们需要承受的挑战与压力。这也是我的设计思路。
由于彼时我并不太清楚孩子们当下的状态是如何的,在设计时还是会比较多思考家长们希望孩子们锻炼的部分。而真正接触感受到孩子时,我发现他们真的并不需要很多知识,他们需要清理,需要有机会倾倒出他们的情绪垃圾,腾空了位置,自然就可以好好学习了。很感谢我们家长选择了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一起来做这样一件利益孩子终生的事情!

目前为止,对孩子们爱的陪伴同时,我们有针对性地让他们在两方面做力量感的提升:运动劳动做家务是让他们对自己的手脚身体更有支配能力,增强自己体能自信;做自己想做的事,尽可能让他她自由安排,包括作业、游戏、真实人际互动,这些是能让他们对自己的精神力量有信心的,他她体验过自己做主之后感受,才会生起主动性,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内驱力,孩子才会去主动考虑自己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

这也是我对"爱与规则"的解读——爱是贯穿始终的主线,规则是从小到大慢慢增加的约束,这种约束它是渐增的,最好是通过一天天的成长,一点点的互动来引入的!规则本身是自身成长需要的,而非外力直接强加。而针对我们孩子当前现状很多是在家时没有什么规则,或者说是有很多家长的规则;而在学校,又有太多规则,孩子他们没有机会去内化规则,这所有的规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很大的压力。所以当前很多的孩子都是不太喜欢去学校的,并不单独是学校的错。是因为我们缺少一个社群空间养育孩子,孩子没有多少群体规则经验。
比如说我们的孩子在吃点心、吃肉丸的时候,刚开始是直接拿一大把,后来发现别的孩子没有,然后他们就可以有了一个自发的规则,问老师每人可以拿几个,先拿,然后还有剩余时,自己问还有没有小朋友要吃的。这种有序、心里有别人,又能照顾好自己的能力,并不需要太多规则,它就需要一个环境而已!

我们如果能在我们万科这个大家庭里建立起来这样的环境,对孩子们来说,对我们来说,都是很美好的安排!而我,一个爱好心理学,受益于心理学的妈妈,我愿意尽己所能为我们自己的美好生活加油,与大家一起共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