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财经·投资·理财
股价容易发生涨停的十处位置

股价容易发生涨停的十处位置

作者: 小乔人家xqrj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11:36 被阅读9次

一、三金叉见底型

三金叉见底,是唐能通先生在其《短线是银》书中提到的一种理念,是指股价经过一波大幅度下跌之后,出现某种见底特征的K线或组合K线(前期博中上传了部分,仍没写完,以后抽时间继续写出来)后开始反弹,股价经过波段盘升之后,5日均价线与10日均价线形成金叉,且 5 日均量线与 10 日均量线也形成金叉,MACD 指标的 DIFF 和 DEA 指标在 0 轴之下形成金叉。这三金叉同时或先后出现,是股价见底特征,意思是股价就是后面遇阻回落,再创新低的概率极小,而就此展开反转(不是反弹)走势的概率较大。

股价三金叉见底之后,如果此股所处的板块发生联动,或概念板块或个股突发利好,那么,只要盘中急剧放量,当天涨停的希望就很大。对于那些股价温和持续放量离开底部低点之后,盘中竞价小幅跳空高开的个股,尤其应该重点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三金叉见底后的涨停,股价就此展开反转的机率并不是太大,而一般会波段受阻后有一个回探过程,但不会再创新低,再度放量拉升时,股价就此展开反转的机率大大提升。

二、底部明显放量型

股价经过一波较大幅度的下跌之后,成交量已经极度萎缩,呈现明显的芝麻点状,股价后续杀跌的动能明显不足。如果此时出现温和放量或短短两三个交易日内较大幅放量且股价大幅反弹,是明显主力介入试盘建仓迹象,如果后续再度杀跌创出新低,是主力介入试盘后打压建仓行为。经过较长时间之后,一般一到两个月以上,某一交易日呈现明显的急剧放量

状态时,这是股价盘中异动的最为明显特征,此时一般会伴随股价拉升,脱离底部低点。如果当天放出顶天立地量,这是盘中介入机会出现。

而对于持续急剧放量,却升幅不大的个股,如果盘中出现继续放量但明显呈较大幅度拉升时,当天涨停的概率就较大,盘中应及时狙击。很多交易软件有模拟量,这个虽然并不十分准确,却相差不大,只要模拟量在交易初期已经呈顶天立地量时,就应该重点关注了。

三、放量突破前高型

股价从底部低点展开波段反弹之后,遇阻或因大盘的回调而回落,形成一个波段高点,对后市股价反弹构成阻力。股价再度探底之后,放量展开拉升,在前小高点一线,一般会呈现持续放量,带量突破,且盘中涨停概率较大。股价带量过前高,是另一个较易涨停之处,盘中如果出现放量攻击,当应及时跟进。这儿提示一下,注意我开篇时说的那三种容易涨停的即时图波形形态,如果盘中呈现的是这些波形,那就更应该择机介入了。

��

�四、重要均线位突破

重要均线位一般是指30日、60日、120日(半年线)和250日(年线,也可以是240 日线),即中长期均线系统处。股价从底部低点反弹或反转的拉升过程中,在遇到这些均线系统处,由于是一种重要的心理价位线,一般会采敢带量突破的手法,且也是盘中非常容易涨停之处,尤其以带量突破60 日线和 120 日均线之时。

另外提示一下,股价在重要均线处涨停之后,一般次日有一个回抽确认动作。当然,这个确认动作并不必要一定会回踩到那根均线处线,只是有一个象征性动作。

五、放量突破平台型

平台突破时,只要盘中伴随较大成交量,也是盘中较易涨停的位置。平台类型有以下三种:一是底部平台;二是中继平台;三是顶部平台。底部和顶部平台持续时间长一些,一般一个月以上,中继平台有长有短,横盘时间长的中继平台,后市力度相对弱一些,而横盘时间较短的,尤其是快速拉升过程中,只横盘一周以内的,且5日均价与10日均价线不形成死叉的,这样的上升力度仍延续前期的凌厉涨势,如果前期以大阳或涨停快速拉升的,后市仍以大阳或涨停板快速拉升。

平台突破类型主要包括底部低位平台、底部次低位平台、上升为继平台和顶部盘整平台四种。股价长期下跌之后,尤其是大盘长期下跌下个股长期普跌之后,在波段底部低位和次低位常常出现横盘震荡走势的股票,其后反弹常常引发涨停突破平台上轨。

对于底部平台突破和次低位平台的的涨停现象,属拉升建仓特征,后面仍有一部分个股延续震荡上升或盘整走势,是主力在底部建仓过程中吸收筹码较难,拉升一个台阶后继续吸筹过程。

中继平台主要是股价触底反弹过程受阻而横盘震荡,随后以长阳或涨停突破盘整平台上轨而继续拉升的行情特征。

顶部平台突破的,对于长期横盘后的突破,一般会有一个回踩平台上轨过程,这也是介入良机。后市放量拉升,一般会有中级行情。

六、收敛三角形突破型

收敛三角形的尾部,也是容易发生涨停之处。股价以三角形形态横盘震荡,伴随成交缩量,震荡区间收窄,在三角形末端,股价面临方向性选择,如果选择向上突破,其以大阳线或涨停突破三角形上轨势的概率较大,因此,收敛三角形末端是易发生涨停板部位之一。

收敛三角形形态可发生在股价运行的各种位置,其易发生涨停突破的位置却以底部三角形横盘震荡后的突破、次低位上升中继性三角形整理后的突破、中期三角形盘整平台突破及波段顶部三角形盘整平台突破四种类型。

其中,股价在波段底部低位和次低位横盘震荡而形成的收敛三角形形态,为波段底部建仓特征,其后的突破,也是拉升建仓行为,股价突破后涨升幅度相对有限,后市受阻回调概率较大。

七、折返线处涨停型

折返线,是指一波中级或中长级别的拉升走势过程中波段回调走势的上轨压力线,一般特指旗形和楔形整平台上轨,其运行趋势为前高后低向下倾斜的运行,K线高点连线,形成折返线。对于前小后大的楔形形态,因其上轨线前低后高,不归属此类型。

折返线多发生在较大级别的拉升过程中,也有少量发生在波段超跌反弹走势中。伴随股价调整,股价重心下移较大形成旗形整理平台,或稍事下移形成楔形整理平台,成交量均为先高后低过程,即回调缩量。股价后市突破平台斜上轨线时,均伴随快速放量过程,并多以大阳线或涨停突破。股价拉升过程中的短暂几个交易日的回调构成的折返线,在回调结束后突破过程中,则更是较好的介入机会,其后市涨幅基本等于前段涨幅。

折返线的狙击时机就是盘中放量突破之机。如果盘中呈阶梯波形伴量攻击拉,或水平波形后的放量快速拉升,则为稳健的介入机会。

八、下行趋势线突破型

下行趋势线是指一波中期或中长期下跌过程中所形成的压力线。虽与折返线类似,但级别远远大于折返线,下跌时长达数月甚至一年以上。其股价运行趋势中高点连线,构成反弹阻力,为下行趋势线。

下行趋势线压制股价长期运行在其下并逐步盘跌,短期下跌(也至少二个月以上),其趋势较陡,下跌较急速。中长期下跌的,由于时间较长,则相对较平缓,但也呈现出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壮跌势。

由于趋势线的助涨助跌特性,使长期处于跌势之中的下行趋势,构成较大的反弹阻力,股价要想突破其趋势走出相反行情,必须放量以中大阳线或涨停突破才行,因此,下行趋势线的突破处,也是易发生涨停板之处。

九、凹口右沿突破型

凹口是股价下跌之后的反弹或上升中继回调后的反弹走势过程与前下跌过程所形成的

U 型或V 型形态,时长一般以一到两个月左右。如下图,这是在2012 年2 月22 日涨停后的K 线组合形态,总体呈U 型。

无论是U 型形态的凹口或V 型形态的凹口,其图形左肩均有一平台,这个平台时间长短不一,有的达数月,波动区间相对也较大一些。有的仅几个交易日,波动区间也相对小一些。左肩平台中轴线对应的筹码分布图,均为相应长峰处,即套牢较多之处,其平台下轨一线,就是套牢筹码开始增多之处,也就是阻力位,以平台下轨画线,就是凹口线。凹口线一般为水平线,也有向上或向下倾斜的,这与左肩平台的趋势形态有关。�

由于凹口左肩平台上下轨均对后市股价反弹构成阻力,所以,股价在后市的反弹走中接近上下轨凹口线时,如果想突破,至少得有一个放量过程,且以中大阳线或涨停突破,因此,凹口线处就成股价较易涨停之处。

股价在凹口上轨线处的涨停,多为中继平台突破类型。股价自波段低位反弹过左肩平台底部,后在平台上轨受阻横盘震荡,甚至小幅盘跌,平台突破或小幅盘跌后的止跌上攻,均宜发生大阳或涨停板。如下图,这是2012 年2 月22 日涨停时的K 线组合形态。

十、小线体加速破线型

小线体加速破线型的涨停位置,是指股价从波段低位或次低以,以小阳小阴的小K 线缓慢攀升到到60 日均线附近,然后以涨停(或大阳线)突破60 日线(或120 日均线)的涨停行为。由于其同属于前面文中介绍过的“重要均线处涨停型”,但却又有本身的鲜明特点,故将此归于一类介绍。如下图。

股价从波段低位或次低位启动,以小线体震荡盘升,其5 日均线与10 日均线保持金叉状态,只是其攻击角度相对较为缓和。其成交量呈持续温和放量状态,且K 线的波动幅度较小。

小线体的缓慢攀升,大多数是在60 日均线之下并接近60 日线,然后突然放量以涨停(或中大阳线)突破此线。也有部分个股以小线体通过60 日线,在半年线之下突然发力突破半年线(120 日均线)。如下面两只个股。

小线体加速突破重要均线(多为60 日均线,少数为120 日均线)类型的涨停,一般为底部第一个涨停,其短线参与价值相对较大。但仍有部分个股,由于小K 线攀升中在接近60 日均线或120 日线的的同时,已经接近了前下跌中继平台下轨,股价涨停之后,已经逼拉下轨或介入前平台密集成交区域,其短线获利盘和平台处套牢盘的解套抛压相对较大,短线继续上攻受阻概率较大。因此,其涨停后多以次日冲高出局为主。如果距前平台有一定幅度,且属板块联动明显的,刚可持股待。

关于涨停股票是次日冲高即出或是盘中持股待涨,以后用专门短文介绍。此系列短文只有讨论个股涨停为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股价容易发生涨停的十处位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yv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