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 满架花云留不住 | 来源:发表于2022-06-24 21:40 被阅读0次

本书在探讨阅读的方法。作者对不同种类的书籍提供4种层次阅读技巧来帮助通过主动阅读提高理解力的人群。

一、适用人群

为增强理解力而主动阅读的人。(主动阅读:了解作者的观点,并对作者的观点作出公正的评判。)

二、阅读的2种目的

1.为获得资讯阅读:

一下子就能融会贯通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资讯,但是无法提升理解力;因为在阅读之前,我们的理解了已经与读者相当了;

2.为提升理解力阅读:

阅读读者并不了解的东西。作者的水平高于读者的水平,给全新的或者更高层次的启发,目的是超越读者之前的理解力;

书呆子:读的多、读的广,却读不通,不思考。

小插曲:什么是思考?辅助形(老师的指导)的学习算主动学习吗?

三、阅读的层次

想要增进阅读技巧,必须先了解阅读层次。

第1层:基础阅读:要求读者要有基础的阅读能力,要求识字。

第2层:检视阅读:一定时间之内,抓到一本书的重点

第3层:分析阅读:在无限的时间,完整仔细的阅读,寻求理解

第4层:主题阅读:从多本书中,找出共同讨论的主题,更高级的读法是,能够架构出任何一本书都没有讲到的主题。

1基础阅读

首先要识字,最后要学会从书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在同一个主题上,对不同的作者提出的观点做比较。

2检视阅读

3分析阅读

要知道自己读的是哪一类书。我们要知道不只是哪一类的书能带给我们指导,还要知道用什么方法指导。

3.1阅读规则

规则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知道这种类的书在谈些什么?学会用不用的技巧阅读不同种类的书。

规则2:简述整本书的内容

规则3: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类似盖房子」

写出每个章节、每个小节、每个段落的主旨。这些主旨如何与整体融为一体,这些主旨又与前后文有什么关系。

规则4: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某件事存在吗?2.是什么样的事情?3.发生的原因是什么?4.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5.为什么会有这件事的存在?6.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7.造成的影响是什么?8.特性是什么?9.与其他类似事件或者不相同的事件的关联是什么?10.这件事是如何进行的?11.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12.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13.以什么顺序?14.在这些条件下,什么事是对的,或怎样才会更好?13.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做会比那样做更好一些?

规则5:找出重要单字,确定每个字不同意义的转换,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目标是诠释内容与信息。

规则6: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作者所下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以及他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

规则7: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规则8:找出作者的解答,思考作者的答案是否可靠。

3.2辅助阅读

规则1.借助一般经验与特殊经验帮助自己阅读,最好是能够针对某个点,举出一个实际例子来。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讨论的道德为例,他一再强调,道德意味着过与不及之间的状态,他举出了一些实际的例子,请问您能举出例子来吗?

规则2.借助其他的书。

许多伟大的书,不只互相有关联,而且还有写作的先后顺序。后人的作品总会受到前人的影响。相关的书籍能提供一个巨大的脉络,以帮助你诠释你正在读的书。

规则3.运用导读与摘要

尽量少用导读与摘要,一定要读完整本书之后,有想不通的地方才可以用导读手册,否则别人的思想会误导你曲解书的内容。

规则4.运用工具书

首先定位自己要问的问题,其次要阅读工具书的使用方法,知道如何从工具书中找到答案。

规则5.运用字典

不要在一开始阅读书时就查字典,除非那个字跟主旨有很大的关系,才可以查证一下。

规则6.运用百科全书

阅读引言,照着指导去使用百科全书。百科全书不是用来解决某个不同观点的争论的,而是解决相关事实的争论的。由于百科全书对事实的说明不尽相同,如果你对某个主题感兴趣,需要阅读一种以上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也不是追求知识最理想的途径(百科全书缺少有关诗集与诗人的事实,也不包含想象文学的作品),从百科全书中获得的启发也是有限的。

3.3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4主题阅读

统计书目,检视书单上所有的书,目的是帮助你对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题有个清晰的概念,另外也会简化书目的数量。

规则1:找到相关的章节。把这些书检视阅读一遍,目标是找出与主题相关的章节。

规则2: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找到作者们的关键词,总结统一成自己的关键词。

规则3:厘清问题。找出关键句子,从中逐步了解作者的主旨,建立起一组不偏不倚的主旨。

我们列出我们问的问题,然后让作者帮助我们回答这些问题。(第一个问题通常跟我们在研究的现象的存在或者特质有关,这个问题可能是这个现象如何被发现,或这个概念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有关)

规则4:界定主要及次要议题。通常一个问题会有超过2种以上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找出不同意见彼此之间的关联,再根据观点做分类。有时候,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构建出这种议题。

规则5:分析讨论。按照特定的顺序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说明原因。从检视过的书中想找出支持把答案如此分类的根据。只有这样,我们才具体了解类了问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放在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的界定出来。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一个阅读者必须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而且自己要务必精准的正确的回答这4个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找出这本书的核心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命题来。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找出作者的主要想法,命题与论点。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对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些资讯或者启发你的知识对你有什么意义。

做笔记的3种方式

1.结构笔记

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整本书谈的是什么?作者用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的?

2.概念笔记

在做分析性阅读时使用的笔记。这些概念是作者的观点,而当你读的越深越广时,便也会出现自己的观点了。

3.辩证笔记

同时读很多书时使用,针对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阅读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ae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