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作者: 吴晓妮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23:09 被阅读23次

                            课堂

          1、 小学三年级语文《起死回生》。故事很简单,讲的是扁鹊行医的时候来到了虢国都城,他听说太子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死去了,扁鹊主动进宫给太子治病的故事。

            设计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结合课文说一说扁鹊是个什么样的人?标准答案是扁鹊是个医术高超(精湛)、医德高尚的人。

            我观察了一个四人小组,孩子a说:扁鹊是不贪财的,扁鹊治好了太子的病,只谦虚地说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是治好了他的病。但是孩子不会说扁鹊医德多么高尚,首先想到的是扁鹊是不贪财的。

            孩子b说,“扁鹊太罗嗦了。”因为扁鹊问了侍卫官三个问题“太子得了什么病?” “死了多久?” “入棺了?”侍卫官都有点不耐烦了。“扁鹊太罗嗦了”这个发现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讨论,大家回到文本里面进行反刍,经过讨论和老师的启发,最后认识到扁鹊问的这三个问题,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恰恰说明了扁鹊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说明他是一个医术高超的人。

            第三个观点认为“扁鹊把死人救活了”。这个观点一出,同伴立刻进行了补充。在课堂里面,不管同伴说出来的答案是多么荒谬多么离谱,孩子都会接纳他,会从文中找出依据进行补充。这是一个非常温暖的画面。还有一个孩子说扁鹊是非常厉害的,他说,“我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用听诊器给我看病的,但是扁鹊没有用听诊器给太子看病,他都能知道太子得的是什么病”。

    2、预习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藏羚羊的跪拜》

            课前老师已经让学生们做了充分的预习,并通过“前测学习单”的分析,完成了对学生已有学情的信息收集工作。学生的问题有关于文章主旨的,例如,这篇文章作者想表达什么?有关于写作对象的,例如,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到底是藏羚羊还是老猎人呢?有关于故事情节的,例如,为什么说慈善和杀生在老猎人身上并存?也有关于细节的,例如,老猎人为什么要卖掉自己的杈子枪?有的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也有提出几个问题的。当然在众多的问题中也会出现一些意义不大的问题,他们带着各自学习时难以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入了课堂。

            学习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带着思考开始学习。

            刺挑战性问题~学生们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是他们学习的起点,而此时学生对问题思考仍然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要想让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产生关联,使学生的思维运转起来,就必须要设计一个冲刺挑战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不但要涵盖学生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同时也会对原有问题得以深化理解或解决。同时还要能统摄全文,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它是学生思考的发动机,也是整堂课的核心所在。设计了一个具有一定认知冲突的问题: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你同意吗?说出理由。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独立完成思考。

            这是一个能撬动学生思维的问题,它是开放的、且带有冲突的。开放性的设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角度而言,会呈现出广度和深度的两种不同发展态势。而冲突性又让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发生关联,产生碰撞。一个有质量的问题能最大限度的将学生卷入到学习中来,并且能够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

    3、《卖火柴的小女孩》

            静静地阅读课文,哪些地方特别打动你?用横线划出相应的句子,并在一旁写下感受。

            写好后,小组内轻声交流:说的同学告诉听的同学在哪一自然段,听的同学要注意,他说的观点和我的一样吗?不一样,听完后可以表达。在倾听和交流中互相完善观点。

          全班公共发表:各组依次轮流发表,相同的观点不再重复,发现特别有价值的观点补批在课文纸相应的地方。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

            再一次静静阅读课文,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对比描写的语句,并写下自己的理解。

            训练基于文本的写作:想象一下,小女孩还特别渴望见到什么?再一次擦着火柴后她真的见到了什么?火柴灭了以后,等待她的又是什么?请你试着模仿第5、6、7自然段,把想景和现实放在一起对比着来写一段话吧!(150字左右)

    4、8月27日晚  睡前阅读

    躺在床上跟宝贝聊天。

    吾:说出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五个人。

    妞:自己、妈妈、爸爸、奶奶、舅爷

    吾:当你说出这五个人的时候,心里是怎样的感受?

    妞:充满感谢。

    吾:划去一个,为什么划去?

    妞:奶奶划去,因为舅爷带给我开心,你和爸爸抚养我长大直到现在。

    吾:再划去一个,脑海中出现什么画面?

    妞:划去爸爸。爸爸接我放学,在教室门口向我招手。

    吾:再划去一个。

    妞:舅爷。

    吾:依次划掉。

    写:从聊天的第一分钟开始,妈妈说了什么,你做了什么;在你做的过程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的同桌、朋友、其他同学,在这个过程中,说些什么,有一些怎样的表现;五个最爱的人,当你一次又一次将他们划去的时候,你的手、笔仿佛……当最后两位划去的时候,你脑海里又冒出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故事?

    5、老师教学的是《伯牙绝弦》的第二课。这是我记录的课堂的完整环节。

    第一个环节:请孩子们想想“你觉得俞伯牙是个怎样的人?”想好请坐下,李老师请了十多个孩子按照位置顺序回答,没有做任何评价。交流完后,她请孩子们在作业纸上写三个关键词,还是围绕“你认为俞伯牙是个怎样的人?”

    第二个环节:李老师请孩子们用()划出这个传说故事情节的开始、经过和结果,并提醒孩子们完成后看同桌,两个人相互交流一下。交流朗读后,李老师请孩子们找出故事中没有说明白的故事情节,或者是没有直接说明的事情的地方,做上插入记号。孩子们估计也蒙了,无从着手。李老师说“请原谅老师刚才说话的指令不够清楚,非常抱歉!”然后她进行了引导,她说“文章的开头,说的好像是非常容易得来的友谊,他们是怎样相遇、相知的呢?”,她又说“钟子期必得之。难道,第二天,他就死了?”于是,孩子们知道了,这两处地方就是李老师所说的“没有说明白的地方”。

    第三个环节:李老师让孩子们通过录像了解这些补白。

    第四个环节:李老师请孩子们再读文章,在作业纸上写出“从你第一次接触这个故事 ,你有什么疑问?或者是你现在有什么疑问想要追究?”她告诉孩子问问题不一定要用“为什么”,你可以用“难道”,可以用“要是”等等;她告诉孩子记录问题不能只记关键词,要写出一定的思路。这些阅读的引领都让人耳目一新。

    通过问题的交流中,李老师组织孩子们探究“俞伯牙和钟子期只见了一面,他为什么要在钟子期的坟前做这样一个动作,绝弦时,他有没有说过什么话?”

    第五个环节:李老师再问“俞伯牙是个怎么样的人”请孩子们写在作业纸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案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bs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