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

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

作者: 聆听花开的声音Candy | 来源:发表于2018-01-17 20:32 被阅读16次

    魏晋时代,名人辈出,奇葩遍地,竹林七贤便是其中的极品,他们互为一体,却有各有千秋,千百年后的我们,仍然感觉他们熠熠生辉。王戎便是其中之一,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生命。

王戎

    王戎,出身琅琊王氏,真正的名门望族。

    王戎个子不高,但双眼特别有神,据说看太阳都不会晕眩,天生异秉,眼神犀利的王戎,七岁就显露出了不一般的才华,他和小伙伴一起玩时,在大路边看到一颗李子树,上面硕果累累,枝条都要被压弯了。小伙伴们特别开心,蜂拥而上,上树去摘的,捡石头砸的,用力猛摇树干的,叽叽喳喳,为了李子全力以赴。王戎却没动,有人就问他什么原因,小王戎语出惊人:“树在路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在没尝到之前,谁信呢?李子到嘴了,小伙伴们这才喊苦。不得不相信小王戎的见解高啊!

    和一般小朋友比,王戎有着超人般的成熟。当别人还在玩闹得时候,他就交上了他父亲的朋友阮籍。原来阮籍和王戎的父亲王浑是同事,两人都是尚书郎,阮籍每次去找王昆聊天,凳子还没坐热,就说:“和你说话,还不如和阿戎说话开心。”招呼不打,径直去找王戎,往往谈到天黑才回去,阮籍比王戎大二十岁,两个人却能和平辈一样,关系很好,真是难得。可见王戎的聊天技术多厉害。聊不死。

    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上看老虎。这虎早就断了爪牙的。老虎攀上栏杆发出震天大吼,近旁的百姓们全都吓得跌跌撞撞,他却身子挺直,一点都不怕。远在看台上的魏明帝看见后对王戎也颇有赞赏和惊奇。王戎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善于和别人交谈的人。在学孔融时我们看到了一句话:小时了了,大以为佳,而在王戎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的人。

    王戎的一生(234~306)都身处在战乱时期,在249年时,王戎15岁经历了高陵平事变,司马懿篡权,接着,王戎经历了比高陵平事变更残酷的八王之乱。可他在这两次的战役中都没有死,反而他们家的势力越来越大。这正是因为他的锋芒不会露出来,他走在中间,他没有选择极端的路,不像山涛和嵇康,他这么做也是有他的道理的,他的使命就是让他的家族继续兴旺下来!

相关文章

  • 《世说新语》精华摘要

    《世说新语》精华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意思是: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优秀。 >...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大家都听说过孔融让梨吧?这是一个很经典...

  • 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

    文丨邓君宇 图丨源自网络 为何只有八千万人口的德国,却有两千多个世界名牌? 为何只有八千万人口的德国,却夺得了世...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李易峰在《壹刻》中是这样描述儿时的自己:小时候我爸妈说我最多的,就是长得丑。说那时候刚生下来,抱出去给别人看的时候...

  • 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

    魏晋时代,名人辈出,奇葩遍地,竹林七贤便是其中的极品,他们互为一体,却有各有千秋,千百年后的我们,仍然感觉他...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也许人年少时候的所有天赋, 都源于苦中作乐而不自知。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前几天我们小学同学聚会,到是长了回见识。 我上小学的时候从学前班到五年级就一个班,所以一个班里的50多个同学从小到...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世说新语: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膺名气很大,担任司隶校尉的职务。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众的人、...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晚上,一个16岁的高中生找到我,点评我写的品读《资治通鉴》系列,并向我展示他写的文章。 小朋友父亲在银行工作,是一...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1)有盛名,为(2)司隶校尉。诣(3)门者,皆俊才清称(4)及中表(5)亲戚,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bu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