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内容概要与重点:
1、断舍离。
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少买
舍就是舍弃多余的废物---多扔
离就是脱离对物体的迷恋---不执迷于物欲。
“断”是入口,“舍”是出口,“离”是最终达到各得其所的状态。
人们一般会认为“断舍离”是一套家居物品的整理术。
一个提高维度是:如何通过收拾东西,观察和修炼自己清零的心智模式。
而和普通打扫收拾不一样,它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你自己。
例如,你衣柜堆满衣服,却总也找不到一件可以穿的,你也许是一个过去念旧不愿意更新的人
有没觉得家里到处堆满物件太拥挤,但又觉得每个没法扔掉?----你也许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2、通过整理改变自己的过程3步:
1)不断审视自己与物品关系:发现身边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
2)通过审视,你关注物品的重心从物品转换为自我。你对物品的整理中,重新认识、发现和肯定自我。
3)把物品替换为你自己“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把真实的自我固化到生活里去,你的精神面貌会有很大改变。
3、不舍得扔东西的3类人
1)执着过去的人
典型的“所有权依恋者”,小学课本,10年前的车票,第一次拔的智齿。
2)逃避现实的人
没心思整理房间,他们往往关注事情太多,每个都放不下,所以必须很低效率的忙。
他们不是忙到无力整理,而是因为无力整理而忙。
另一个可能性是他们不愿意面对生活的真实状况,所以干脆不面对,把他们堆积到那里,东西堆积越多,越沮丧,越不愿意面对。
如果说拖沓症是你不愿意面对任务而拖沓到最后一刻崩溃,那么杂乱的房间,是不是一种空间上的拖沓症呢?
3)担忧未来的人
思维模式“这些东西迟早要用到”
4、观察你身边占用时间、空间、注意力最大的10个物件,评估下自己的心智模式,然后逐一判断这些物件落在哪个领域?

5、今日精进
1)通过这个练习,你对于自己的心智模式有什么察觉?
2)这种模式在其他领域(生活、交友、工作、管理、亲密关系、教育孩子、。。。)也会出现吗?对你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