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妹,我家是小店子不像别人要重新点单。不想吃就不要啊,让阿叔再给你换一碗。”阿姨笑呵呵地对我说。
今天下班又照例来了大埔面馆,点了不要粉肠的三及第汤,尝了一口,发现大叔给了一碗有粉肠的,于是有了开头的话。
面馆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妻,大埔人,店里的招牌老鼠粄、腌面和三及第汤是他们家乡的特色。我也是因为这家第一次知道老鼠粄这种食物。
开始听同事说去吃老鼠粄时,脑子里出现的只有黑乎乎的老鼠,内心是抗拒的。耐不住大家的热情推荐,跟着去了。看到的也是淹没在街边霓虹闪亮招牌间一家不起眼小店。大约一米五左右的门头一米,上面挂着一个红底白字的长方形招牌——大埔面馆。
长条型的店铺,里面左右对称摆着6张四人坐的白色长桌。墙上是菜单和简单几张招牌菜色的图片,没有其他多余装饰。有时候赶上高峰期,门口还会再摆上两张七八人座的大圆桌。
店里主厨是店主阿叔,身量不高,话少,动作力量,负责点单和做面、粉、汤;妻子阿姨负责上菜,另外兼做配饭的猪脚、梅干菜和指姜鸭这些菜色。另外请了一个钟点工阿姨帮忙上菜。
店里没有点单机,所有菜单全靠店主阿叔一个人的脑子来记。最让我们惊奇的是,碰上午饭高峰最起码有二十个客人在,大家要汤面、汤米粉、汤河粉、腌面,腌粉或老鼠粄,分别搭不同的三及第枸杞汤、益母草汤或青菜汤,有的汤还不要葱,有的不要猪肝,有的又不要粉肠,还有的汤是只配白饭。
换做我,记两个脑子都要乱掉了。看大叔就看人一眼,然后嗯嗯嗯嗯,然后点头说:好。过一会儿上菜,又给阿姨指着哪个哪个桌的,基本一个都不错。
不得不感慨,有些人的脑子确实是堪比打印机啊。
店里去的大部分都是常客,阿叔阿姨朴实又热情,人少的时候还会跟大家一起聊家常。
有次问他们怎么想到做这个面的生意。阿姨说阿叔之前大学毕业后,是做船员,做到了机长,后来耳朵不行了,就退下来了。俩人想着还能做点什么事情,阿叔就说做自己从小吃的腌面吧。我做面,你洗碗。
于是两个人租了个店面就这样做起来了。
有次我们几个人讨论起他家生意好的原因:一是东西好吃,二是人好。后来大家一致同意,正是因为人好,才会做出这么家常又原汁原味的东西。小到一碟辣椒酱,大到手工面、猪脚饭都是自己亲手做,米饭也香喷喷的。
做事的时候认认真真做出好东西,有事情的时候就门口贴个白条通知:家里有事,休息X天。真是说休息就休息了。
有时候几天吃不到,实在想念,大家就在自发建的老鼠粄吃饭群里去问:今天开门吗?啥时候开门?
我们开玩笑说阿叔深谙饥饿营销之道,其实人家是生活为主,不像很多餐饮店一样全年无休,被赚钱给绑架了。
这家店铺的气质就像在老家常吃的小店,平平常常,没有野心。几十年如一日的摆设,做着常吃的几样菜,不会跟风换时髦的装修,搞营销的话术,从所谓的精神角度去俘获顾客。他们只是用一颗踏实本分的心,做出自己从小吃到大的食物给客人。他们把桌子厨房的角角落落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人多的时候闷声忙碌,人少的时候会坐下来跟客人聊聊天。
你去那里吃饭,不用担心手机没有信号付不了款,因为可以下次再付;也不用担心不吃小葱但是忘记了提醒怎么办,因为大叔可以立刻再给你换一碗。
你会看到去那里的人都会跟老板打招呼,很多直接说老样子。那个氛围平静、温馨,就像回到家里一样。
阿叔阿姨是没有生意人拼命三郎的劲儿,但是他们在那条街上一开几年,任凭旁边的门店开了关,关了开,他们一直都在那里。或许没有赚很多钱,但是一定赚到了很多很多的开心和满足。
因为很多人即使工作换了、搬家了,离开了那里,还是会对他们和他们的面念念不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