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家,需要不断挖掘自己的内心,需要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需要战胜内心的自己。呼声是内心的所求。
面对痛苦,需要正视人生的苦难,生活原本困苦,不同的是多了面对的选择,自渡者,需要面对人生的困苦。未知生,嫣知死?知道生的刹那,才可以面对死亡。有人说,一个没有在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论人生。人生本来苦恼已多,内心的呼声也越来越多。
围着公园散步,内心的一些想法就会呼之欲出,在脚步下丈量内心的尺度。散步可以使人身心愉悦,也会使人慢慢了解自己。谁能越过人性的沼泽,谁就可以真的不被弄脏。痛苦源于人性,呼声使人到达美好的彼岸。
写作中需要不断挖掘自己的内心,对于内心的呼声,没理由不重视,这些呼声,可以写出优秀的作品,呼声之下,是一种人性的解救,呼声之中,是一种对人性的思考,作品,往往是对人性的救赎。诚然,人性是伟大的,当然,面对人性中的呼声,要经过一番打磨,才能呈现出人性的伟大。
阿来说过,故乡是抵达内心深处最有效的途径。只有一个抵达内心深处的人,才能明白内心的呼声的深层含义。一个陷入人性的沼泽的人,面对情绪,发泄不出去,会让他走向坏的极端。他没有故乡,也没有真正的呼声。
面对呼声,需要正确处理,置之不理,会成为一个麻木的人。然而,现实中有许多麻木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呼声,而是没有发现。他们更在乎快乐,忽略了真我。要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诗意地栖居,才能更快地到达彼岸。
快乐源自于成就感,人生开始是荒原,只有成就自己,只有开始注意到内心的呼声,才能拥抱快乐。
然而,作为一个普通人,并不能了解内心的呼声。呼声还是金字塔顶端少数人的产物,社会还是很现实。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普通人,他们对自己的内心一无所知,更别谈了解内心的呼声。生死轮回,造化弄人,犹如生活在半梦半醒之间。然而,在某一个瞬间,他们又或多或少地听到了内心的呼声,他们是快乐的,又是痛苦的。
就像一篇好的散文,是处于曙光与暮色之间,直面内心的呼声,才能从容面对快乐与痛苦。世事无常,也只有了解到无常,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呼声,也许你从未有过呼声,但并不妨碍你成为更好的人。也许,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
想了解呼声,要走一条或远或近的路,路还长,就算是夕阳,也是万般美好。机会,永远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