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年度(李洁非)
在看历史时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吊诡的现象:共和国历史明明离我们最近,可偏偏却是大众最为陌生的一段历史。很多人可以轻松说出清朝有哪些皇帝,可绝对不会知道建国后究竟有哪些人当过国家主席。即使是亲历者,可能也并不清楚70、80年代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当代史研究的禁区比较多,影视作品大多不涉及等等。其中有一个原因我觉得非常重要,就是关于这一段历史的读物大多比较枯燥,要么非常学术、要么非常官方,如果不是特有兴趣真的很难读进去。
李洁非的《典型年度》算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他试图从几个特定的年份入手,勾勒出中国当代精神思想的轨迹。以年度为横断面,意在窥一斑而知全豹。用他在书中的话来说:正如中国人物画较诸西式人物画,亦非一无是处,“眉间二三笔,传具凛然之色”。笔断意不断,未必都画得满满实实为佳。对于完整性的欠缺,本书通过局部观察的细密来加以弥补。
《典型年度》是李洁非“典型三部曲”的第三部,前面两部分别为《典型文坛》和《典型文案》。从书名就能看的出来,前面两部是纯粹的文学史研究。可到这第三部偏偏逸出了文学的范畴,来到了更为广为广阔的精神思想领域。这是因为李洁非发现,中国当代文学是一段“形势比人强”的反主体性的历史,制度力量非常强大,个人微不足道。当代文学的任何方面,现象也罢、问题也罢,乃至创作的发生、技巧的运用,最终都不能在文学层面求解。到最后,他不得不去探求文学背后的时代大势。李洁非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所有读者,不论从前对共和国精神思想历程知之多少,但耐心读完此书,对其前因后果、线路脉络,便可知其廓盖。
那么,如果说让你来选共和国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年份,你会选哪几年?
1956、1966、1976、1978、1984、1989...若是对共和国历史有所了解的话,这些年份应该都在选择的范围之内。李洁非选了6个年份,这其中有我们意料之中的1956和1978,但另外4个估计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1962、1968、1972、1986。
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如果看待这场灾难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而上半年的“七千人大会”和下半年的八届十中全会却是风向迥异。这是一个全面饥饿的年代,无论物质还是精神。在这一年,“黄皮书”出现,滋养了许许多多“无比饥渴”的年轻人;“太阳纵队”和“X诗社”分别形成于北京,是为当代自发文学之始。
1972年,“九一三”事件的影响真正显现出来,它对当时人思想的冲击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1972年是特别的,你说不出国家发生了什么大事,看不见国家有什么明显变化,但内里却是暗潮汹涌。“九一三”不仅在国家层面造成意识的离析涣散,庶民社会的精神也因之有了深及腠理之变。在看不见的地方,绝大部分中国人几十年来建立起来的政治信仰彻底瓦解了。也就是说,在那以后,人们在接受各种信息和分析信息时将不再用一个固定的解释系统了。
1986年,改革开放七年后,庶民社会在精神和文化上终于呈现爆发态势。崔健第一次唱响了《一无所有》、《让世界充满爱》群星演唱会盛大召开、中国人完成长江全程首漂流、比基尼泳装被引入健美表演、“M观念艺术表演展”举行、学潮开始出现....这一年我们看不到太多标志性的政治事件,但庶民文化的喷发却是让人目不暇接。
这些年份的特殊意义我们是陌生的,而这种陌生正是由于对于历史的疏离。我特别留意的,是1968年。
1968年是在世界史上有着特别意义的一年,目前已经有不少专著出现。那一年,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理想主义破灭,“布拉格之春”成为重要的历史名词;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沼,罗伯特-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遇害;世界各地的学生们走上街头,巴黎的学生在墙上涂鸦:“越做爱、越想革命”.....
这一年的世界是无比躁动的,那么中国呢,正处于文革之中的中国发生了些什么呢。
当法国人沿街武斗、占领工厂时,中国却已着手停止混战,重新谋求秩序。“造反派”被请出政治舞台,煊赫一时的“红卫兵”运动被彻底终结。革命委员会普遍建立,所有学校派驻“工宣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革命委员会终结了政权真空,“工宣队”终结了校园失控,“上山下乡”即可是为终结了红卫兵运动,也可以认为是将它不动声色的转化成了另外一种形式。先前看上去不可收拾的混乱局面,令人叹为观止的一夜之间结束了,这说明一切始终都在毛泽东的控制之下。
然而,这一年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政治上的。
这一年,红卫兵“刀枪入库”唤起的是从痴狂中清醒,这是那代人“人生的诺曼底”,一次在自我攻坚与搏斗后的灵魂登录。这是文革间青年人真正用自己头脑独立思考之始,因此也有了“六八年人”的提法。在那一年,中国精神思想整齐划一的、原始的单一声部大合唱,终于出现了一些“复调”的迹象。一代或二代青年精神成长史被垄断、被专有、专决、专柄的状况,是在此时被打破的。
1968年,是文革发动者计划中的“夺取全面胜利”的一年,同时,恰恰也是现实从神话那里悄悄夺回话语权的时刻。
黎明破晓的世界(威廉-曼彻斯特)
说到中世纪,难免会与“黑暗”联系在一起,毕竟“黑暗的中世纪”在历史课本中已是固定搭配。教会专权、古典文化灭绝、压制科学发展、人民生活穷苦、战乱不断、发展停滞......这些都是中世纪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可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做翻案工作,试图证明中世纪并没有那么黑暗,如今的这个形象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刻意抹黑。或者说中世纪即使黑暗,也只是早期那几百年,也就是从西罗马帝国覆灭到查理曼帝国之前那段时间,或者公元500年到公元900年之间。
经典的《欧洲中世纪史》在导言中就试图让读者了解“黑暗的中世纪”的观点是不合适的: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灾难性的时代",虽然这种说法早己过时,而且极不可信,但是仍然被广泛地接受。
这种落伍的观点最早是由中世纪末期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提出的。人文主义者希望回到古罗马的盛世,而新教徒则希望恢复基督教最初的传统。对这两类人来说,中世纪这1000年是一个障碍,是过去的荣光和当前的希望之间那沉睡的荒原。
在我个人看来,说中世纪“黑暗”,其实也不能算是故意抹黑。纵向比,中世纪的欧洲和辉煌的罗马帝国比起来确实失色了太多,虽然在后期可能在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方面超越了罗马时期,但从未拥有过罗马帝国时期睥睨天下的威势。横向比,无论是拜占庭帝国、伊斯兰帝国,还是更东方的中国唐宋王朝,中世纪的欧洲都显得落后的多。只能说,我们不能想当然的以为欧洲在中世纪一千年真的是一潭死水毫无发展。虽然慢,但终究还是一步步在往前走,最后迎来了开挂的日子。
威廉-曼彻斯特因《光荣与梦想》而名扬天下,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在近现代史,由于一个偶然的契机让他关注到了中世纪,于是便有了《黎明破晓的世界》。这本书的主要关注点在于中世纪末期旧秩序的崩溃,以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的兴起。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中世纪思潮、破裂与坍塌、一个人拥抱地球。其中第二部分是重中之重,很显然,曼彻斯特想着力想表现的,是欧洲如何走出中世纪。
虽然曼彻斯特承认简单将中世纪形容为“黑暗”是不公允的,但他也绝不认为中世纪算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如果文明的标准是以社会是否取得了相对较高的文化和技术成就的话,中世纪文明与罗马文明相差甚远,即使是在发展了近1000年之后。在中世纪人们的大脑中没有什么时间的观念,1791年的人与1991年的人在日常生活上有着天壤之别,但生活在791年的人与生活在991年的人却几乎没有任何差异。我们不能说中世纪停滞如一潭死水,但那个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确实缓慢到令人发指。
无论其他的历史学者如何努力重新解读中世纪历史,都改变不了中世纪普通民众生活异常困苦的现实,曼彻斯特在书中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富足的农民之家,除了壁炉外,再没有其他任何便利设施。他们的房屋位于狭窄、泥泞的巷子末端,杂乱无章,用茅草、篱笆和棕色的木头制成,淹没在堆积如山的粪堆中,这些粪堆就堆放在屋子前院。这些屋子很宽敞,因为它不仅仅是用来住人的。屋顶是下垂的,屋顶下方最外面是猪舍、鸡舍、牛棚、玉米仓、稻草和干草房。最后才是住房,实际上只是一间房屋,墙壁和木头都用煤灰粉刷.....
这还是比较富足的农民的生活条件,一般民众的生活状态可想而知。
曼彻斯特不想给中世纪描上太多的金边,在他的笔下那个时代就是非常的落后。即使我们不说“黑暗”,那个时代也绝对不值得怀念。
本书的重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其实都谈不上什么特别新颖的观点,在很多其他同题材书籍中都能看到的类似的论述。特别之处在于,曼彻斯特采用了近乎于散文化的叙述手法。读起来很流畅,但条理不是很清晰,如果不是对那段历史有一定了解的话,可能会看的稀里糊涂的。
从个人角度来说,这本书让我对于马丁-路德和麦哲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马丁-路德亲手点燃了宗教改革之火,可是在他张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时并没有想到自己的观点会被认为是异端邪说,更没有想到发起什么宗教改革。估计没几个人真正知道《九十五条论纲》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看过的只是历史书上的概括。事实上当时的马丁-路德并不反对教皇有权赦免忏悔者,他反对的只是诸如赎罪券这类将赦免当成买卖的行为,这会降低忏悔的价值,从而让犯罪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后来他一步步走到教皇和教会的对立面,完全是时代大势在推着他走。
说到麦哲伦,他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和哥伦布、迪亚士等人放在一起的。说到大航海时代肯定绕不过他,毕竟他带队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但基本上也就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可曼彻斯特却在书中单独为麦哲伦开辟一个大章节,专门论述他的环球航行。
以前在历史课本中,关于麦哲伦之死都是简单的说是他鲁莽的介入了当地原住民的斗争,结果不幸身亡,可实际上却是麦哲伦主动挑衅了当地的一方原住民。而在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由于他的狂妄自大和愚蠢指挥,导致自己率领的部队被击溃,自己被砍杀,最后尸首都没有留下。正是因为这样不光彩的死亡,让很多人对于麦哲伦功绩的评价大打了折扣。
可在曼彻斯特看来,如果不是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绝对不可能成功。而首次环球航行的成功,对于中世纪的冲击是无比巨大的,无论怎么赞扬都不为过。正是这次航行让那个时代的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圣经》里的内容和教皇的谕令,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人们再也无法当鸵鸟。中世纪思维在逐渐破碎,教皇的武断、绝对权威和绝对正确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在全书的最后,曼彻斯特给予了麦哲伦极高的评价:
在那个时代,麦哲伦并不是最聪明的人,伊拉斯谟才是;他也不是天赋异禀的人,达芬奇才是。但麦哲伦成为了儿时渴望成为的人物---最伟大的时代英雄。这位英雄独自前行,没有任何鼓励,仅仅依靠自己的信念和内心的力量。耻辱和谩骂并没有让他泄气,他丝毫不在意他人的认可、声誉、财富和接受,他只在乎自己的荣誉感,他不允许任何人进行批判....跟随着内心陀螺仪的指引,他一心一意的追寻着自己的梦,不管别人的排斥和失败,即使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也毫不畏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