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五讲的课后巩固给了这样一道题目:

我们先分析一下这个题目,作为阅读讲的课后巩固,设置的初衷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阅读文章内容后联想到自身,因此设置的字数,也就是考察了孩子们在规定的字数内,把一件事情说清楚的能力。(没有固定答案,阅读题中常出现,然而拿满分的人数并不多)
先来看一下孩子们对于这道题出错的点:
1.最严重的,审题不清

2.跑题,写的不是友谊,有写老师的,写妈妈的等。

3.题目要求写一件事,但是没有具体事例。

4.写了一件事,没有体现出友谊的点。

5.指代不明,不知道是描写友谊,还是亲人。

6.详略不当,重点的情节弱化,无关的更多。

7.错别字,错误拼音,语句不通。

8,格式与标点。

上述是宝贝们错误的点,孩子口头表达都没有问题,但是一旦写出来,那么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坚持,孩子一定要动手自己去写。那对于这样一个题目,如何能用很少的话语来概括一个事呢?最完整的就是用六要素法。
时间+地点+人物(我、小朋友名字)+事件(做了什么事情)。
简单的事例:

优秀的事例: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小朋友们描写的友谊(想看孩子们的发挥,并没有限制上限的字数)














当然,还有很多很棒的示例,这里没显示完 孩子的友谊是一件借东西的小事,孩子的友谊是一声问候,是一次搀扶,是一个鼓励,是一起比赛,是一起学习,简单而幸福。
经常爸爸妈妈这样问我,老师,我们交作业前要不要给孩子检查,我一定会强调,绝对不要,我鼓励孩子自己检查错别字,自己读一读书写的语句,当孩子真正面临考试时,她会自己检查,如果平时爸爸妈妈帮忙检查,孩子会有依赖性,另一方面 孩子得潜意识里,老师改的错误能记住很久,爸爸妈妈改的错误,在老师作业发下来的那一刻烟消云散,所以,请把孩子最真实的作业那一面留给老师,您尝试鼓励孩子自己去检查(现在有些学校会要求父母检查作业,但我希望这个在线课程能够让孩子自觉养成一个检查的习惯)。
收获知识,培养习惯,塑造品格
我是小梁老师,我对孩子学习效果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