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00713/c457a57293596978.jpeg)
“5.20”是一个表白的日子,也是一个花钱的日子。
不知道是谁说的:所有的节日都不是为了礼物和红包,而是为了提醒大家别忘了爱与被爱。
于是,每个节日来临之际,大家就会感觉特别“费脑子”。
想要得到礼物的人,会想方设法去暗示对方;想要借此机会表白,抑或是迫于压力不表白不行的人,就会费尽心思地去送礼物;那些商家则更是借此机会大搞活动,有买有赠、打折优惠等等。
故事一
眼看5.20又到了,先生说要带我去买礼物,顺便一起吃个饭。礼物谁不想要呢,既有过节的仪式感,又能让先生表达心意,一举两得呀!
来到商场的首饰专柜,先生说:“挑一个项链吧!”
在挑选、试戴项链的过程中,旁边来了一对情侣,要买戒指,女子就试戴了一个。
可能是戴上后感觉不好看,或是不喜欢,就想要摘下来,可是圈口似乎有点小,不好摘。
女子就想把戒指的活口打开一点再摘,然而售货员却说打开就变形了,就不好卖了。
于是,就用力地把戒指从女子的无名指上撸了下来,女子疼得“哎呦”了两声。
她就在我的旁边,我回头看过去,她的手指关节处已经被戒指卡得红了。
女子的脸上露出愤怒的神情,说:“你的戒指怕变形,我的手指就不怕疼了吗?你们店里就是这么服务上帝的吗?”
说完,转身愤然离去。这个“5.20”,让这个女子有点“受伤”啊!
此时,我看到刚才那个售货员面露惭色,似乎才感觉到自己的做法不妥。
我心中不禁感叹:如此服务,怎能让上帝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呢?你的销售业绩又怎么能好呢?
故事二
邻居菲菲姐,我讲了一个她自己的亲身经历。
她在美容院办了一张美容年卡,刚开始她去的次数比较多。
因为她感觉为她服务的美容师服务很到位,手法也专业。菲菲姐感觉,在这里既得到了专业的服务,又使身心得以放松。
可是后来,菲菲姐去的次数就少了,因为每次去,美容师就会向她推销店里的其他项目。
菲菲姐告诉她说:我先不做其他项目,等这个年卡快做完的时候再说吧。
可是,美容师还是每次都说起来没完没了,这一次菲菲姐终于跟她翻脸了。
美容师一边给菲菲姐做面部皮肤护理,一边又开始说:“姐姐你的脸皮肤缺水太严重了,你打个水光针吧,见效快。”
菲菲姐说:“我可不打,我不想在脸上动刀动针的。”
美容师又说:“姐姐你看你眼角的细纹,应该去做个去皱的项目。”
菲菲姐闭着眼睛说:“我不做!”
美容师继续说:“姐姐你脸上黄气比较重,还有一些斑,应该做个祛斑的项目……”
菲菲姐终于忍无可忍,“我说了我不做,你怎么没完没了呢!”
美容师这才闭口。
那一次以后,菲菲姐很长时间都没有再去美容院。
她说:“我去美容院是去享受服务的,更重要的是我要开心,可是你把我的皮肤说得一无是处,一顿狂轰滥炸。就是为了让我消费,可是你越这样说我越是不会消费。”
这位美容师没有抓住顾客的心理,而且太急功近利了,销售方式不对,导致顾客反感,不但没达到目的,反而会受到更大的损失。
两个小故事都发人深思:
首先,不管是做销售还是做服务,你一定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出发。
要让消费者感到心情愉悦、身心舒畅。让对方感觉到你是真的为他着想,而不仅仅是为了挣他的钱。
另外,你要真正去了解顾客需要什么,切中顾客的需求,不要浪费对方的时间,否则很容易引发对方反感。
最后,我想说的是:做销售的人一定要明白,无论你卖什么,本质上都是卖的你自己。
要让消费者感到你是真诚的,是值钱的,他才会信你。
用你真诚的服务去吸引到你的顾客,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去买单。
“5.20”祝愿每一位消费者消费得开心,也祝愿每一位销售人员销售得顺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