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最累的还是和稀泥
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期,家里专门安排了应景的工作,回家垒墙,让每个人都体会一下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垒墙是个笼统的称呼,具体应该包括瓦工,这属于大工,是技术活儿,需要有眼力,按砖需要让墙上下左右对齐;还需要打下手的,有和泥工,这是小工,不需要技术,属于有力气就可以干的活儿。
大概自知达不到大工境界、没有掌握高深的技术的人,自然跑到小工行列里。做起了和泥工。
和泥的地点不是在宽敞的平地上,而是在两个短墙之间的夹道里,东西大概只有50公分宽,人只能在南北方向站着,和泥的土是就地取材,是以前倒了的墙掉下的泥土组成的,所以里面不乏有凝固的碎水泥、碎砖块等。
等到我们垒墙的时候,墙已经一米二三高了,也就是说两个墙之间的夹道显得更深了。水是放在矮的这段墙上,先集中过道里的土,用铁锨在原来和泥的地方,朝着四边扩展,把铁锨反过来切下来,然后用水瓢舀水,不断的用反着的铁锨上下切动水和土,目的是为了使泥土和水充分混合,让泥活得熟成一些,不能夹杂着硬硬的土块或者泥水太稀。
和活的活儿确实不好干,一半因为场地,一半因为力气。如果用铁锨的正面,不断除起泥放下,再铁锨反面切向怀里,那是和泥最典型的常见动作,可,手臂根本没有端不起一锨泥,锨反正面都沾着泥,无力让铁锨和底下的泥分离,对,泥,不只是沾住砖,还会不舍得铁锨离开。所以只能把锨反过来,不断像刀一样向下切下去,边切边向怀里的方向拉,这是需要很大臂力的。泥土头的活,真累人,一旦沾上泥,铁锨沉了许多。
将和好的泥锄起来放到高高的墙上,也不容易,先用腰的力量端到高处,再依靠瓦工用瓦刀扒拉下来,泥总是粘着,不愿意下来。有时候不等大工帮忙,就直接用手扒拉下来,管他灰头土脸,提高效率再说。
很长时间才能和好几锨泥,但是把一些泥放到墙上,两三个砖就用完了,大工按砖按得很快,小工的泥总是供不上大工按砖的速度。可和泥工根本没有闲着,还遭受大工嫌弃慢,唉,小工呢,累得够呛。
一会儿舀水,一会儿切土,然后再不断的充分搅拌,活得不熟成的泥,自己觉得都不合适,如果想和得熟成一些,就像我们揣面一样,需要不断的充分的铲、切,如此再三,每次处完几锨以后,总是把疲劳的肩膀倚在高墙上休息一下,我最是可以忍受的人了,还是真受不了,实在太累了。
休息的时候,垒墙的人早就垒完了,再等泥,自己又感觉好像在偷懒磨滑一样,马上再开始和泥。
起初和得太稠,瓦刀抹的时候根本抹不动,当然也是瓦工力气小,后来说需要稀泥,但是和稀泥需要调制的时间,有时候加的水多,就太稀了,像一些泥汤汤,就不适合。好的火候是能端到墙上去,而且又不会自动流下来,是还得被瓦刀随意抹动。
没有想过,当个不需要技术的小工,居然这样费力气,这样累人。头一次感觉到和稀泥真是个累活儿。
实在累得受不了,就出来反串瓦工,尝试垒砖。
等泥上墙,然后拿过砖来按在泥上,用瓦刀反面捣一捣,砸一砸,看左右上下都整齐了吗,再按另一块砖。忽然感觉这个所谓技术活儿,确实不需要力气,垒砖比和泥工轻松多了呀。
但的确有很多出错的地方,垒着垒着,就被眼尖的人发现砖没有对齐,太朝外了,需要补救,但是泥好像又凝固一点,怎么办?于是拿起一个板砖来,朝着向外突出的砖的使劲往里砸,结果,很容易就砸平了,原来后来的修补是可以这样用板砖砸的,瓦刀的力气是不够的。
做了垒砖的大工后,发现和泥的人的确供不上,这才明白,不是我的力气小,也不是人笨,是和泥效率并不高,而垒砖效率是比较高的。
于是,建议两个和泥小工来供一个掌刀的的瓦工。
当两个和泥工不断把你往墙上放,按砖就可以持续了,这样,泥不会放干,也不会让瓦工等泥,撘配得刚刚好。
原来,可以用两个小工,供应一个并不地道的掌刀大工。
尝试了这两个工种,最后证明,做没有技术含量的小工最累,而稍微有点技术的大工要轻松很多。由此可见,靠力气挣钱,啥时候也挣不多;而靠技术挣钱,就显得比较轻松一些。
不经过实践不知道,和稀泥,这个收入仅仅有大工一半工资的工种,居然这样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