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效应
同一个问题,换另外一种说法,人们却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判断,这就是受到了框架效应的影响。卡尼曼认为“框架的基本原理是对给定的表达方式的被动接受”。
通过下面三个例子理解框架效应:
案例1:
假设美国正在对抗一场不同寻常的传染病,预期会有600人死亡。在下面两个决策中你,你分别选择哪个方案。
决策1:方案A,将有200人获救;方案B,有1/3的概率600人全部获救,2/3的概率600人无一人获救。
决策2:方案C,400人会因疾病丧生;方案D,有1/3的概率没有人因此丧生,2/3的概率所有有会丧失。
研究发现,对于决策1,多数人选择方案A;对于决策2,多数人选择方案D。但实际上,方案A与方案C等价,方案B与方案D等价。
案例2:
某款商品广告语由“含有5%的脂肪”,改“95%脱脂”,结果销量大涨。
案例3:
为了刺激学生消费,要发一笔钱给学生。结果发现,向学生告知“这笔钱是学费退款”,比告知学生“这笔钱是额外津贴”消费的少。为什么同一笔钱,换个说法,消费会不一样呢?
原来是,“学费退款”被大脑编码为“这笔钱本来就是自己的”,消费了心疼;“额外津贴”则被大脑编码为“这笔钱是意外之财”,可以放心消费。学生把钱划分到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之中,使用不同的消费方式。
如何避免框架效应影响呢?
思考背后的默认假设和动机。不断追问“为什么”,直到不能追问。
反过来想。跳出框架的好方法是反过来想。“这件事情,不这么做会怎么样?”,“这件事情,换个做法会怎么样?“
当然,商业、政府、人际交往中,也可以正向的使用框架效应。这里留个题给大家思考——你这里同时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应该怎么公布,让大家更开心一些?
锚定效应
在评估一件事情时,会把先前获得的信息作为一个参照点,后续判断以此为「锚」进行评估,出现锚定效应。
商品的标价一般以8或者9结尾,如199元,7.89元,9.99元,大脑会自动锚定200元,8元,10元,并计算差价,商品标价巧妙的利用了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如何使用呢?
反向设锚。”我们的商谈目标是让他们锚定在这个数字上“,在商业谈判中,不要被对方给出的价格影响,抛出一个远低于对方预期的价格,破除对方给的锚,掌握话语权。
每一次下注和判断,不要受到前面结果的影响。
感到自己过得不顺时,改变比较对象,焦虑感有可能就消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