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Geschichte~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两个清教徒之曾国藩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两个清教徒之曾国藩

作者: 路在脚下_ecca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08:51 被阅读2次

    两个清教徒之曾国藩

    ——读《天国之秋》有感之三

    题记:理想的实现,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千倍的艰辛、万倍的执着。

    曾国藩,这个在中国乃至于在全世界都颇具影响力的清帝国中兴大臣,对他的评价那可以说是毁誉参半。有人把他列入到中国古代三个半圣人之列(周公、孔子、王阳明加上曾国藩,曾就是那半个圣人),还有人给他起了一个比较符合其对起义军俘虏大开杀戒行为的外号“曾剃头”。

    据说,曾国荃面对和自己部队人数一样多、但都已经放下武器的太平军俘虏犯难时,曾国藩的命令里非常简洁:杀匪不算杀人,不必有负罪感!赤裸裸的杀人命令和后来残酷的行径,为他的圣人之路埋下了负面。

    在对待人的问题上,孔夫子那绝对是上人,一次马厩失火,老人家听到信息后,第一句话就是“伤人乎”,不问马和其他财产的情况,这一点估计曾国藩恐怕永远也达不到。

    从曾国藩日记和书信集里边可以看出,曾国藩之所以被毛主席所喜爱,除了同饮湘江水之外,更多的恐怕是曾国藩极其自律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曾之后,之所以会兴起多次学习热潮,学习他对戒律的遵守恐怕占有更多成分。

    西方思想界曾经有一条被称为“康德小道”的小巷子,据说康德每天都会准时在那里踱步、在踱步中思考,因为时间的很准时,以至于周边的家庭妇女都把康德出现的时间当成对表的标准时间,所以,这条道路在思想史上被称为康德小道。这也是一个严格遵守规律的典范。曾国藩与康德之间的看似没有联系,但却有相通之处:守律!

    曾国藩作为清帝国后期的一个官员,身处腐败集群、清廉如丝的中晚清官场,纯粹的清廉那也是不现实的,在这样的环境里,曾国藩学会了应付官场的一切,也成为后代人学习的关键。

    在平息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曾国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毕竟,太平天国运动带给老百姓的不仅有新的生活方式,更带来了活的希望。

    满清中晚期,列强如云、虎视眈眈、国家孱弱、行将就木、官员腐败的时代里,借用一个前辈的回忆来简单说一下:在那个时代里,土匪就是官府,随时可以到你家干他们想干的事;官府就是土匪,随时可以以很多种借口到你家干土匪不敢干的事;上学就不要奢谈了,做奴才的还想其他的,那就是妄想!

    所以,曾国藩的“平叛”之路走得极为艰辛,甚至两次要跳进鄱阳湖以死谢罪。在这个过程中,曾体现出了殚精竭虑、矢志不移的决心,也彰显了视死如归的信心,无论局面如何变化,即便是要自杀也是悄悄地,这样的精神实际上和今天创业时要体现出来的矢志不移、坚守信念确有相近之处。

    纵观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运动的一系列作为,实际上也体现了这位儒家思想的追随者、践行者的勇气,这种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和追求,也正是当下人们所期望的,这也是曾氏思想今天很多人追捧的原因。

    对于这样的清教徒,窃以为有学习的地方,您说呢?!当然,作为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最为著名的两个清教徒,一个是曾国藩,另外一个就是洪秀全,对于洪氏,下期就谈,对于将洪氏列为清教徒,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发表,欢迎拍砖,欢迎投稿。

    (河洛浪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两个清教徒之曾国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om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