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
(前方多图!)


#背景
自从毕业设计完成后,就没有认真画画了,直到今年的清明节,趁着小假期,跑去广州找朋友聚会,朋友叫小林,我们从初中学画画就开始认识,直到现在大概有10年了。高考之后我们去了不同的大学,他继续去美院学画画,我呢,考到了野鸡大学读空间设计。=.=
去到广州就借住在小林宿舍,他身为一个从事绘画的工作者,进入到他宿舍之后我被室内浓厚的绘画氛围吸引了,瞬间激起学画画的许多回忆,这激起了我画画的念头。
#绘画过程
废话不多说,开始分享这张画的过程。(全程手机拍照,会有变形)
1.起稿定型,这个过程主要考虑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位置关系、前后关系,我自己的习惯是先把元素之间的轮廓找出来,先把主体定好,并交代主体周围的元素。(见下图)

2.在完成主体元素的交代后,把主体周围的元素也增加上去,在这个过程中,我试着让每一个元素之间都有某种联系,不让某一个元素在画面中孤立,防止出现贴纸效果,(意思是像贴纸一样贴上去),同时也要尽量画清楚造型关系,避免出现不知道在画什么的情况。(见下图,左右调换)

3.这一步我完成了定型,开始上墨线,此时,需要注意线与线的对比关系,如果每一条线都一样粗细、一样轻重,那出来的效果会很死板,导致画面不灵活,不透气。(见下图)

4.在完成勾线之后,把铅笔痕迹尽量擦干净,因为上了色之后,铅笔痕迹就擦不掉了。(见下图)

5.考虑到太久没用马克笔,所以没有从主体上色,怕破坏画面,所以选择次主体,先熟悉熟悉手感,等感觉到了就可以画主体了。马克笔有平头和圆头,这可以玩出很多花样(篇幅限制,如有时间,会分享马克笔的上色心得)。(见下图)

6.虽然三匹巴扎黑是一样的颜色,但这是一个手绘创作,所以会刻意把三匹巴扎黑往不同的色相区分,让元素之间有所差别,让画面更灵活多变,丰富,这在其他画画过程中都是如此的。(见下图)

7.这一步开始刻画后面的墨鱼,前后要有所区别,后面的墨鱼不能抢镜头,但墨鱼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相对来说墨鱼在画面中占的面积不小,so要理清楚元素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8.在墨鱼上色的过程中,不能一股劲、一下子把颜色铺满,而是要考虑高光与体积的关系,要记住上颜色是为了塑造体积的重要意义。在墨鱼上色完成之后,也把周围的颜色带上。(见下图)

9.接下来是般若的上色,般若也是次主体,所以同上面说的一样,注意元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将周围的颜色也带上。在这个阶段中,会是一个相对艰难的过程,因为随着颜色的增多,画面要考虑的因素也增多了,其中,要非常重视颜色的轻重,同样一个橘色,有重橘色,有轻橘色,同样的明度放在一起就没有对比,要注意让不同轻重的颜色碰撞,画面才能生动灵活。(见下图)

10.这是最后阶段,在基本上铺满颜色之后,会再次用黑色笔把线条修整,让线条流畅,再用白色笔、金笔、银笔为画面点缀,(因为是垂直拍的,受角度的影响,般若的眼睛变黑了,有点恐怖,=.=有些银色的地方也显示不出来)。

#最后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过程写的有些粗糙随意,手绘作品也有很多问题,请酌情阅读。
这么做其实也是想让自己把手绘坚持下去,相信画画能让生活变得更有趣。
最后,喜欢的朋友请点赞支持,同时非常乐意聆听大家的意见。
(禁止盗图,非法利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