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第二天学习心得

作者: 真zhen | 来源:发表于2017-07-22 22:17 被阅读0次
《传习录》第二天学习心得

        今天继续“啃”读《传习录》之徐爱录。  用“啃”字确为深切体会。除了文言式表述的晦涩,更重要还是自己在国学学习上的浅薄,因为文中大量引用明代之前的古经、典文,很多是自己未曾读过的,就像我们上学时会遇到老师讲题时会说“这个大家应该都会的了”一样,基础不足的我有些跟不上思路,进而影响了理解和领悟。好在书中有部分注释,加上此前共读时积累的关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浅薄基础,努力地啃嚼后还算略有所得。总归开始了,学习了、思考了。

从开始几段到今天这节都贯穿了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他认为,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但凡认为其为二者的,实际上还是没有达到真正的知与行。

        在今天这段对徐爱关于先生“止于善”的教诲与朱熹“格物”的古训不能契合的解读中,对初学者立志给出了明确指点。即,初学者应从自身所困入手,努力自强,“夭者不二,修身以俟”。教导初学者一心为善,只管去修自身。因为在你还没有看到天理、正心之时,只能反诸于心,将心集中到你要做的事情上,即“物”上(物即是事)。比如,注意于侍奉双亲,或是侍奉国君,或是仁民、爱物……用心做事,用心实践并体验正心、天理。这也正合于先生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良知不假外求”的论述。

        这也是阳明先生对朱熹将“生知安行”作为初学入手论述的批判。他认为,“尽心知性”是自己与天合二为一,是较高层次的境界,初学者在尚未体会和领悟天理、正心的基础上很难达到,这就导致初学者会因做不到,反倒感觉迷惘,无从入手了。

        因此回到源头,“格物”、“致知”作为“八目”之首便不难理解了。阳明先生认为,“身之主宰为心,心之所发为意,意之本体为知,意之所在为物”。“格物”的“格”即是要革除心之不正以保全其本体之正。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这就是格物到致知的原理和过程,这也将引导其抵达“诚意、正心”的目标和方向---致知就能诚意,意诚方可正心。

相关文章

  • 2021-01-09

    【打卡天数】:第968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圣人之道,我心向往之,努力实...

  • 2021-01-10

    【打卡天数】:第969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圣人之道,我心向往之,努力实...

  • 2021-01-07

    2021-01-06 【打卡天数】:第966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最近听课的时候会特别关注老师旁...

  • 2021-01-08

    【打卡天数】:第967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圣学发展的沉浮,正是人心沉浮的折射。人心的沉浮扰乱纲...

  • 《传习录》第二天学习心得

    今天继续“啃”读《传习录》之徐爱录。 用“啃”字确为深切体会。除了文言式表述的晦涩,更重要还是自己在国学学...

  • 《传习录》第二天学习心得

  • 明年今日4月2日记录

    21天挑战读书王开始第二天,我输出2份学习心得

  • 《传习录》学习第2天

    《传习录·徐爱录中(44-80)》学习心得 44.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其忧闷,不能堪。先生曰...

  • 王阳明反复告诉我们9个字:立长志 致良知 事上练@覃杰每日精进周

    这段时间,每天看一会儿《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相关学习心得,就是这段时间的每日精进汇总。 那是在大学期间,当时看...

  • 《传习录》学习心得三十

    今天继续学习《黄以方录》的后半部分。 有一禅师问道,天龙和尚竖一指而示之,禅师当下大悟。自此,凡有来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第二天学习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qp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