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根据初衷我们可以将科研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生我才,他们是抱着对知识和真理的热切渴求主动选择了这条路。另一类则是后天养成,基于一定程度上的对复杂社会的逃避而被动选择了自己相对擅长的领域。第一类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而第二类是或多或少掺杂了现实色彩的。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属于第二类人。夹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着一种平衡状态。
对于每一个现实理想主义者来说,起点都是勤奋努力,在一定努力的基础之上,也许有人比较幸运,收获到不错的成果和利益,于是使得他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渐渐地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转变成了第一类人,走上了真正的科研之路。
但是我们难保他在这条路上永远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也许经过了漫长或者他自以为漫长的努力之后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就,此时他的心中便产生了焦虑。在这个时候,意志力坚强的人会做出一定反思和总结,从焦虑情绪中解脱出来,改变方法或者方向再回到探索之路上来。
而意志力薄弱的人可能就没办法再轻易回到这条路上来,虽然软弱但是诚实的人们会选择退出循环,另谋出路。而另一类人也软弱但虚荣贪婪,选择投机取巧、寻找捷径。
运气好的话,这会为他带来他梦想的名声和利益,他也会有自己的循环——为了获取更多好处,他也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地寻找体制的漏洞来填补自己的贪婪。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当然是他有朝一日运气不好的样子,最后丑闻曝光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学术圈。
假定我们每个人面临着的困难是相同的,但是因为态度各异,我们将会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坚强不轻易言弃的猛士会直面摆在面前的困难,即使终究无法克服,也不会选择投降。诚实的懦夫并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懦夫,也许因为种种客观或主观因素最终他选择了软弱、放弃了战斗,但他们不就此消沉,不至于沦为我们的敌人或者嘲笑的对象。我们的敌人是那些虚伪作假、尸位素餐的懦夫,他们奸污了科学、毁坏了科研的名声。
于是我们便可以总结出,学术造假的这些人他们的共同点:从根本上的认知观念来讲,他们就出了错误,他们没有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科学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没有真正的成功与失败之分。而个人品质的问题促成了他们的最终选择,他们缺失了个人的诚信,受着虚荣心的驱使,早已忘记了当初是为何而出发。在我看来,懦弱是这些人最真实最核心的面孔,他们意志力不坚定,轻易受环境驱使,还自我麻痹地说所有科研人员都是这样。
我们应当始终保持着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周围事物,我们应该意识到,存在在别人身上的问题也许有一天就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选择,我们要严于律己才能够避免自己成为那些自己鄙视过的人。
对于现阶段的我们而言,不管以后是否会从事科研相关工作,首要的都是努力培养自己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知精神,做一个求真务实的人。
第二,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勤思考、勤锻炼,形成自己的坚定的一套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所谓的大环境和不可避免的虚荣心驱使。
第三,希望我们都能做到慎始慎终,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尽管学术不端事件的涌现,使得科研大环境看起来就是从虚假中来到虚假中去。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们没有数据可以证明大环境究竟是什么样。即使大环境果真如此,我们也到不了大环境中去,这并不耽误我们沉浸在自己的小环境之中。在科研的这条路上,不论外界因素,研究方法和方向适当再加上实事求是地钻研,就一定会带来回报!
祝愿大家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环境!
(明天毛概课要在一百多人面前这样讲,想到这个就有一点心惊胆战。担心着:会不会过于理想主义?会不会太过鸡汤?……种种担心使我将这件事一直拖到了现在。无论怎样也躲不过的事情,不如好好去享受它吧。我只是很努力地想要把自己心里所想到的表达出来,我不管他是否听起来太文绉绉或是看起来太天真烂漫,这是我所秉持的价值观。要勇敢地表达,让别人听到啊!9459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