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
在海洋中,有一只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它叫Alice。
因为它的频率与众不同,世间没有任何生物能听到它的声音,与它同磁共振。
所以,它的悲与欢,只能独自消化。
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漫游后,一个研究团队终于找到了和Alice一样频率的鲸鱼,而它也终于可以不再忍受孤独。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Alice,终其一生都在寻觅一个和自己频率相同的人。
只有遇到一个灵魂能与之共振的人时,我们的生命才终于不再孤独。
看过一篇文章:为什么好朋友之间会渐行渐远?
有人因为生活阅历的不同,导致彼此的远方不再重合;有人因为距离的遥远,造成友谊之间建立一道墙。
其实,归根到底,所有关系变淡的原因,不过都是频率不同罢了。
记得看小说《故乡》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鲁迅与闰土之间的友谊。
在少年时期,闰土是鲁迅最好的玩伴。
他们一起在乡下刺猹、捕麻雀、捡贝壳,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二十多年后,鲁迅重回故乡,一直期待着与闰土的重逢。
但见到闰土时,闰土却恭敬地叫了一声“老爷”。
也正是这句话,才让鲁迅明白,他们之间的距离已经太遥远了。
虽然年少时他们步调一致。可分别后,鲁迅一直在大步的向前走,而闰土却留在乡下原地踏步。
慢慢地走过的路,看到的风景都全然不同。那么,分道扬镳,各行其路,便成了最后的结局。

02
不光是友情,爱情也是如此。在一段感情中,最难能可贵的,莫过于共同成长。
在《十一种孤独》一书中,作者理查德耶茨,讲了十一个孤独的故事。
其中,有一对情侣,在婚礼的前几天,女孩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和未婚夫之间充满了陌生。
无路可退的女孩内心满是孤独与无力,然而她却只能拼命掩饰自己。
最后,理查德耶茨写到:
“我想所谓孤独,就是你面对的那个人,他的情绪和你自己的情绪,不在同一个频率。”
频率不同的两个人,就像收音机,频道错位就永远无法倾听到对方的心声。
即使朝夕相处,也终归不是一路人。
电影《碧海蓝天》中,雅克是一名潜水员,乔安娜见到他的第一面就深深爱上了他。
但对于雅克来说,他仿佛来自于另外一个世界,就像一只生活在陆地的Alice。
他每次潜入海底,压根就不关心什么世界纪录,只想永远留在那里。
甚至连雅克钱包里的亲人照片,都是一只海豚。
在这段感情中,乔安娜的世界是雅克,而雅克的世界却是孤寂的大海。
他们彼此拥抱,却又彼此孤独。
在电影的最后,雅克还是选择了投身于深海中,随着一只海豚消失在了蔚蓝里。
而乔安娜则痛苦地哭喊道:
“那里又黑又冷,什么都没有!看看我,我是真实存在的!”
直到最后一刻,乔安娜才终于接受“雅克不属于她”这个无法逆转的命运。
很多时候,爱而不得,皆是命中注定。
在感情的悲剧里,频率不同不是谁的错,只可惜一个属于蓝天,一个属于大海,在一起只会互相消耗。
但真正的友情和爱情,是不会让你感觉到疲惫的。所以,往后余生,与其互相消耗,不如找一个频率相同的爱人与挚友。

03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
你渴望被理解,但遇不到同频率的人,那不如不被理解。就像是有时候很烦想要找个人倾诉,但真开始倾诉了又发现不如不说。没有人喜欢孤独,但比起别扭地相处,我更喜欢独处。到最后你会明白,只有面对好孤独,才能找到自我和世界的相处方式。
人生路漫漫,和一个频率不同的人交流,就像在浩瀚的宇宙中互相呐喊一样,根本没有任何传播的介质。
有人说:“余生太长,如果不能和一个频率相同的人生活该有多累;余生太短,如果不能和一个频率相同的人生活该有多遗憾。”
在人生这条路上,我们都是孤独患者。人和人之间,也不过一世的缘分。
唯有在琴瑟和鸣的震颤中,感受与人相处的欢欣,才能不负此生。
就像史铁生所说的:“残缺就是孤独,寻求弥补就是要摆脱孤独。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
我始终相信,这世上一定有一个和我们频率相同的人,那人未必是恋人,可能是任何人。

04
频率相同的人,不需要时刻在一起,但明白你做的事有什么意义,而不会打击你,彼此鼓励。
不会只看到你的美貌、贤良、温柔,还能看到你的独特、唯一,并愿意陪伴你,保护你,支持你的独特和唯一得以施展。
张伯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公子哥儿,和袁克文、溥侗、张学良并称为民国四公子。
张伯驹第一次见到潘素,就被她的才情和美丽所吸引,提笔写就了一副嵌字联:
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
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因为频率相同,张伯驹发现了她的绘画天分,从而请来名师大力栽培她。
潘素21岁正式拜师朱德甫习花鸟画,后又随汪孟舒、陶心如、祁景西、张孟嘉等习画,同时还跟夏仁虎学古文。
在他的栽培下,昔日的野玫瑰蜕尽野性,成了一朵素心兰。当蒙在明珠之上的灰尘被洗刷干净之后,那润明剔透的光泽便再也掩盖不住,它必定会释放出来。
潘素因为有了张伯驹的帮助,绽放出了自己的光芒,同时作为张伯驹人生路上的佳侣,也成为他收藏世界里的守护天使。
生活中,有些话憋在心里会崩溃,需要出口;有些事扛在肩上是压力,需要分担。找一个畅所欲言的伴,让精神舒缓;守一份不离不弃的情,让心灵靠岸。
有一个频率相同的人,便是世间最美的相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