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看论文,到了兴头上,对这几天糊涂的问题有了新的想法。
本来是不应该停下来的,应该趁热打铁、一鼓作气下去。
只是突然想起来前几天看到翟东升老师发的微博。后面的内容我有保留意见,但是开头实在难忘:
“我常常会问自己: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是,答案总是否定的。”2001年夏天,跟我说这句话的是一位在巴黎艰难求学的复旦女孩,当时她和我都住在巴黎南郊大学城的东南亚楼,偶尔过来串门聊天。生活的艰难和孤独能够逼着人去不断地观察、反省、思考。一位学工商管理的女孩专注于如此哲理性的问题,显见她的处境和心境。后来我回到人民大学教书,每次有学生聊起关于前途选择的困惑和迷茫,我就会想起复旦那个女孩的这句话。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内容似乎的确都不是真正由自己选择的。我们所为之努力的许多东西,其实并不是自己深思熟虑后想要获得的,而是随波逐流、顺其自然的结果。
第一点,这个问题太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每次过不同的生活我也会问一遍。
第二点,这个女孩子在我即将去的城市问了老师这个问题。
第三点,人生是连续的路径依赖问题,一般没有解析解。
现在进行着的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是的。(非常开心、享受、放松、自由)
虽然论文的题目不是我的学术追求所在,但是能一点点啃下去、产生进度、对不喜欢不擅长的问题有更强的包容性,从解决问题的过程里获得自信、满足、成就感。(贪心一点的话,以后还是研究想研究的更好。)
虽然没有经济独立,但是隐约摸清自己的消费偏好和边界,比之前乱花钱进步很多。多少学了点经济金融,以后至少不会往坑里跳。
从买菜(下单)、做饭、运动里获得快乐和精力和恢复,没有哪里不舒服。
慢慢养成独立的技能。
不需要应付人和事,不是工具人。
先写这些,其他以后再说。
我爱生活!
继续看论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