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家孩子今年上二年级,一放学回家就抱着手机玩儿,苦口婆心地说没用,批评他吓唬他也没用。孩子视力已经有点下降了,表哥为这事儿着急上火,却无计可施。
以前提到孩子玩儿手机,我总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不就玩玩儿游戏嘛,顶多也就影响视力,而且孩子在玩手机,大人就解放了,不用一直盯着孩子看,既满足了孩子的需要,也让大人有了自己的时间可以干点想做的事儿。
直到最近看到这本《让孩子学会思考》,里面有一章专门讲使用手机的问题,我才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太简单。

01 手机对孩子的影响
作者指出,“对于手机的日渐依赖剥夺了儿童和青少年解决问题(归根结底是主动思考)的机会。”
首先,由于手机能够很轻易地存储大量信息,很多东西都不需要孩子用脑去记。因此,孩子的记忆力无法得到加强。记得我们小时候,需要记住家里的的电话号码、父母的手机号码,虽然感觉有点麻烦,但一旦有事需要联系他们,电话号码能脱口而出。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不记父母的号码。
第二,孩子们越是依赖手机,就越会丧失解决问题的机会。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5 年级孩子的父亲在送孩子上学时嘱咐道:“今天放学后在学校门前的台阶上等我。”14: 30 左右孩子下了课,乖乖地站在台阶上等父亲来接。14: 30 到了,父亲却还没来,她不耐烦地看了看手机,开始给他打电话并发短信问他为什么还没到。她的
父亲回复说他会迟到一会儿,让女儿继续在学校的台阶上等。最终,不出任何意外,她被父亲接到了。
这种情况看起来稀松平常,但实际上是一次孩子锻炼批判式思维的机会。如果没有手机,她可能会耐心地等几分钟,猜测父亲迟到的原因,过一会儿就能思考出下一步该怎么做了——比如: 继续等待、去学校办公室告诉老师她的父母没来、给祖父母或邻居打电话,甚至是自己走回家。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爸爸答应我去幼儿园接我,可放学后过了好久他都没来,小伙伴们基本都被接走了。我想了想,爸爸可能有事耽搁了,就自己走回了家。当时没有手机,也没法联系到爸爸,但我并没有惊慌失措,很淡定地回了家。
现在手机普及了,大家用起来很方便,但不能因为有了手机就完全不动脑子了。俗话讲“用进废退”,长此以往,只怕孩子的大脑会退化。比起从手机短信中接收指令,按照指令去做,以上的选择看上去都有点儿难,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孩子才能获得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
02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我们都了解了手机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地使用手机呢?
书里是这样支招的:使用手机时要扬长避短。
如果孩子确实对手机欲罢不能,可以让他用手机做一些有意思或者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当你需要查找信息,比如一个地址、某些方面的资料时,可以让孩子帮你做,然后和他一起分享成果。这样,孩子既用了手机,又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同时,你也可以趁机增加与孩子的交流,比如夸奖他是技术达人,这样孩子得到了赞扬也很开心。如果全家人在假期要外出旅游,你可以让孩子查查目的地有哪些名胜古迹、游乐场,然后和孩子一起规划度假的行程。孩子的参与感会很强,在度假时也不会抱怨家长安排的行程枯燥乏味。
这些要求并不难,包含了记忆、解决问题、人际沟通的任务,既能够让孩子充分得到锻炼,还能让家庭更有凝聚力,可谓一举多得。
03 什么时候给孩子买手机
在当前,孩子们拥有第一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早了,当孩子提出想要自己的手机或者你在考虑为孩子买一部手机的时候,怎么做才能既满足孩子的需求又能让孩子不过度使用手机呢?
作者给出了以下策略:
第一,考虑你想让孩子用手机做什么,然后判断哪款手机最符合你的要求。对于孩子什么时候开始用手机以及买什么样的手机,应该由全家人讨论决定,最好让孩子也参与其中。
第二,一旦你决定了买哪款手机,就要和孩子商量获得它的办法。比如,有的家长采用积分制,不同的事项能帮孩子积到不同的分值,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孩子主动帮助老师或同学、孩子帮助家长做家务等等都可以积分,等积分够了就给孩子买手机。
这样做,既能让孩子充分开动脑筋思考办法,也会让孩子感受到,想要什么东西,必须靠自己努力去获得,而不是靠父母。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体验到为目标努力的充实与快乐。这些都是直接给孩子买手机无法达到的效果。
第三,当孩子如愿以偿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手机,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先和孩子详细地讨论使用手机的具体事项,比如在什么时候可以用手机,每天使用多长时间,可以用手机做什么,哪些是不可以做的,等等。跟孩子讨论后达成共识,孩子也会遵循这些规则。当然,家长也要自觉一些,限定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长,为孩子做出表率。
当做到以上这些,孩子就可以尽情地享用自己的手机啦。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朋友们,今后不再对手机又爱又恨,而是以手机为桥梁,跟孩子建立起更亲密、更美妙的亲子关系~
当然,《让孩子学会思考》这本书里不仅有孩子使用手机方面的策略,还介绍了家长在育儿路上容易掉进的五个“陷阱”,以及如何去避开这些陷阱,还有如何引导孩子科学地犯错、如何让孩子爱上体育运动等很多家长们关注的现实问题,无法在文中一一细说,有疑惑的朋友们可以去书里寻找答案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