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是什么拆散了李诞们的婚姻?

是什么拆散了李诞们的婚姻?

作者: 蘑菇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21-08-24 22:40 被阅读0次

文 | 吴大大

李诞和黑尾酱离婚了。

如果我们从“明星+离婚”这个视角来看的话,这是一件平平无奇的事。毕竟在大众的认知中,明星们的婚姻本身就具有易离体质。

所以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另外一个视角:

夫妻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异对婚姻稳定的影响。

记得很早很早之前,看过一部很好看的电影《诺丁山》,讲的是来自好莱坞的大明星安娜,因为一次偶然,在英国的诺丁山和一个小书店的老板威廉展开了一段情缘。

虽然中间经历了一些误会和挫折,但这对来自不同阶层、身份差距巨大的情侣还是克服困难,最终走到了一起。

电影到他们结婚就结束了,犹如童话故事一般,两个人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高低配的婚姻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单就娱乐圈而言,符合此种模式的夫妻不少。

从之前的马伊琍/文章、王宝强/马蓉、陈思诚/佟丽娅到最近的郑爽/张恒,结局都不太好,有的甚至还对簿公堂,闹的很不体面。

那么,这种婚姻模式的痛点在什么地方呢?

先从“爱开始的源头”说起。

不管是社会地位,还是其他方面,如果两个人的差异特别大,在心理上反而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这种吸引力一方面是源于不同。你的生活圈子和我的生活圈子不同,你经历过的,我都不知道,单是这种新鲜感就会让人忍不住想靠近。

另一方面,彼此之间的吸引力还源于心理上的互补。站在更高位置的人希望有人欣赏自己,崇拜自己,以满足自己潜意识中的自恋;而站在低位置的人希望有人可以依赖,同时借助对方提升自己的价值感。

所以不管是童话故事、神话传说,还是影视剧里,这些不同阶层之间的男女们最容易摩擦出爱的火花。王子喜欢上灰姑娘、许仙娶了白娘子、名门正派的令狐冲和魔女任盈盈爱的死去活来,这些我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其实都是同一种婚姻模式在不同叙事情景中的翻拍。

差异可以吸引彼此,但同时,差异也会伤害彼此。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三观,还是生活习惯上,过多的差异和不同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

在王宝强和马蓉的婚姻生活中,马蓉就曾抱怨,自己期望的浪漫是逛个街看个电影什么的,但宝强同学理解的浪漫则是一起去公园练功,翻跟头。

郑爽和张恒也是如此,郑觉得张太直,不够体贴;张觉得郑任性事多,动不动就生气。总之,两个人在一起恒不爽。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但正因为是小问题,人们才更不在意,习惯了去回避,去搪塞,任由问题积累,最后层层叠叠成为了理不清的大问题。

除此之外,这种婚姻模式还有一个很隐蔽,同时也很重要的问题:

关系中自我的觉醒。

我们经常说,长久的婚姻就是两个人都能舒服地做自己。而要舒服地做自己,前提就是两个人是平等的。高低配的夫妻,他们在一开始是很难做到这种平等的,总是存在一方仰望另一方这样的不对等状态。

感情初期,在爱和荷尔蒙的麻醉下,这种不对等或许不是什么问题。但激情期一过,头脑的烧一退,人们就会清醒地意识到:

我可以一时没有自我,但不能一直没有自我。

文章刚开始什么都听马伊琍的,唯姐姐马首是瞻,但随着自己在事业上的发展,在演艺圈名气的大增,他很难再去仰望马伊琍。即便他想,他的意识答应,他的潜意识也不答应。

同理,佟丽娅和陈思诚也是如此。

原本弱势一方自我的觉醒,会让婚姻中的另一方也感受到压力和不适。人性决定了,一个人习惯了被仰望后,很难再回归到不被仰望的感觉里。

所以,亲密关系中这种自我觉醒,以及由此带来的自我意识的再平衡,对两个人都是一种冲击和考验。如果处理不好这种冲击,感情就可能出问题。

要么,身处弱势的一方忍受不了了,跑到外面去别人身上呼吸新鲜的空气;要么身处高位的一方感觉太失落,跑到外面去别人身上找寻被迷恋的感觉。最惨烈的是引发你死我活的模式:你伤害我,我毁灭你。

以上,就是夫妻之间差异过大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

当然,这只是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可能性。

现实是复杂的,即便是夫妻之间社会地位和阶层落差比较大,也不代表一定会出问题,也有很多人过的很幸福。

这个变量,就取决于两个人的态度:

对这段感情是否珍惜,对出现的问题是否重视,以及是否真的像爱的誓词里说的那样,真的希望对方好,希望彼此都能做最好的自己。

如能做到这些,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什么拆散了李诞们的婚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yj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