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这是一篇二十多年前,在夏李李渔研究会第十届年会上的发言。看看还有点用处,便发出来供大家参考。
我个人对李渔研究不多,知之甚少。但既来之则言之,说上几句言不及义的话,请专家们不要笑话。
(一)
杨绛对李渔研究的贡献
杨绛先生近代以来对李渔作过系统研究的,孙楷第先生为第一人。他在上个世纪初就应胡适先生之请,写过三万字的李渔评传。以后写中国文学史的专家们大多摘取其中一段,在清初文学章中略带一笔,不过寥寥几千字。建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李渔研究一直是国外热国内冷,倒是钱锺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写了一篇近万字的专论,题为《李渔论戏剧结构》,刊载在《文学研究集刊》上。
关于杨绛先生,现在的读者大多只知道她的名作《干校六记》、《洗澡》和译著《小癞子》、《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却鲜有人知,她还是一位很有水平的剧作家。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出版过喜剧《称心如意》、《弄假成真》和悲剧《风絮》,很有李渔遗风。当年演出时轰动了整个大上海,演艺界的名家李健吾、陈麟瑞、黄佐临、赵景深和郑振铎等人,纷纷著文赞扬,前辈李健吾先生甚至称杨绛的作品为中国喜剧的第二道里程碑,可见她在戏剧方面的成就是非常出色的。就是这位杨绛先生把李渔的戏曲理论与西方戏曲理论相比较,从全球戏曲理论的范畴研究了李渔三百三十多年前提出的戏剧结构论。她认为李渔所论的戏剧结构和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里讲的戏剧结构非常相似,她因此把李渔戏剧理论的精华部分,即《闲情偶寄》词曲部中的“戏剧结构论”归纳为两点:(一)“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一本戏里应该只表演一个人(一个主角)一桩事;(二)这桩故事是一个完整的机体,是“五官百骸”的全形,通体“承上接下,血脉相连”,全剧的结局是前面各情节的后果,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没有一点牵強凑合。这正与亚里斯多德在《诗学》里阐述的“故事整一性”和“三一律”(一时、一地、一事)相一致。但李渔的戏剧结构论已大大超越了西方哲人的理论框架,而且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因为中国传统戏剧自有它的优点,它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不仅可以让观众看到正面,也可以让观众看到背面,凡是剧中涉及到的場景都可以搬演出来。中国的戏剧可以越到收場,越偏有余闲添些转折,给人以“临去秋波那一转”的余韵,这是西洋戏剧所做不到的。杨绛先生这番独到的论述和对李渔戏剧理论的新见解,得到了许多中、西学者的认同,这也为李渔走向世界开辟了路径。这里顺便提一下“大作家”余秋雨过了二十年以后才拾其牙慧,写成了《古代东西方对戏剧特征的研究》一文,而且关于李渔和亚里斯多德的比较文字几乎雷同。杨绛先生以自己的才学和威望为李渔的戏剧理论在全世界争得了一席之地,作为李渔的家乡人应该感谢她在四十年前就为李渔研究作出了这样卓越的贡献。
(二)
李渔和汤显祖
湯显祖和他的《牡丹亭》剧照汤显祖何许人也,江西临川人士,玉茗堂四梦的作者,明代中叶最杰出的戏剧家。起先搞比较文学的学者往往称他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因为他所作的《牡丹亭•还魂记》早已风靡世界。当然,后来这顶桂冠就落在我们老乡李渔的头上了。兰溪火车站前就曾经拉起过一条巨大横幅:欢迎你来东方莎士比亚的故乡。其实,汤显祖和李渔在中国文学史上确实可以算得上并驾齐驱的两巨头,就其剧作的艺术性、思想性和戏剧导演学的师承而言,他们也是一脉相承的。汤显祖是我国导演学的先驱者之一,他在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就开始导演活动,其时李渔尚未出世。汤显祖的名著《牡丹亭•还魂记》一开始就是自编自导的,这有他自己的诗歌为证:“沙井阑头初卜居,自踏新词教歌舞”,“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当然,后出世的李渔对此作出了创造性和系统化的发展,《闲情偶寄》中的“演习部”、“声容部”就专门对戏剧导演理论作出了系统的论述。他还自带歌舞班,自办剧团,走南闯北演出,自编自导了几乎自己所作的全部作品。而西方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也是既当编剧,又当导演;既是演员,又是剧团股东。他所带的剧团每年要上演十五个新戏,每个戏的排演和准备时间需三个星期。因此,莎士比亚每天上午要到剧团排演或料理团务,下午要演戏,到了晚上回家,又点起蜡烛发奋写作。在我们中国也只有李渔可以与他相比较,所以称李渔为东方莎士比亚是当之无愧的。
李渔在世时自视甚高,在他眼里瞧得起的人不多,但对汤显祖却刮目相看赞扬备至。他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中开宗明义就说:“汤若士(显祖)明之才人也。诗文尺牍尽可观,而脍炙人口者,不在尺牍诗文,而在还魂一剧。使若士不草还魂,则当日之若士虽有而若无,况乎后代!是若士之传,还魂传之也。”又在“词采”一章中大量地引用了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中“惊梦”、“寻梦”、“忆女”和“玩真”等折子中的佳词警句。认为汤显祖可置元人“百种”之前,说他的作品轻灵通俗“意深词浅,全无一毫书本气也!”还写诗给他的朋友许茗车,认可了他与汤显祖的师承关系,说:“担簦戴笠游寰中,阿谁不知湖上翁”,“近之则方汤若士,《四梦》以来重建帜。”(2002.8.28于孟湖夏李村)
23.1.27施福山于黄龙洞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