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算得上是租房那篇的姊妹篇,因为觉得有点意思,就单写了一篇)
这个因素虽然不太好控制,但也是可以避免的。拿我现在来说吧!我左右的隔壁都是三口之家,且孩子都属于多动不服管的年龄段,每天家里异常热闹。
左边的那家小男孩大概10岁不到,长得虎头虎脑,身材健壮,属于在学校不大能被欺负反而有资本欺负别人的那种类型。可能他父母亲是音乐世家或者从小有音乐梦想没能实现,便传承到了他的身上。那孩子每天早起练架子鼓,从早上7点不到就开始“咚咚锵啌啌咣咣咚得隆咚”,敲得震耳欲聋。
我时常在梦到正捡钱或得知彩票中大奖了的狂喜中被敲醒。第一次上门交涉,是他妈妈开的门,我告知目的,她妈妈说,实在不好意思,我们以后会注意的。回到自己房间,刚躺下来,“咚咚锵”的声音再次传来。数次上门交涉了以后,家长也被我弄得烦了,甩出一句“这是我家孩子从小的梦想,你应该尊重他,而不是指责”,就把我要说的话堵在了嘴里。好吧!可你上个月不是说他的梦想是钢琴吗?家长一脸黑线,咣当一声把我关在了门外,“儿子,接着敲,不管你想学啥,妈都支持你。”
我......我觉得我应该尊重他的梦想,可我的睡眠由谁来负责呢?
右边的那家小孩子估计是没啥音乐天赋,所以从不来这一套。他唯一干的一件事就是“哭”(或者用‘嚎’更贴切),基本上从早哭到晚,哭声中伴随着小孩子的喊叫声,“我说了我不要这个,呜呜”,他是一个洗次澡都能哭三次的主。第一次:你别动,我要自己脱衣服,啊啊啊啊;第二次:水太凉了,我要冻感冒了,嗷嗷嗷嗷;第三次:我还要在洗一会,呜呜呜呜。一般情况下,父母是舍不得打的,一旦打起来了,整栋大楼都能听得到砰砰作响。
在听了无数次他的嚎叫以后,终于有一次在电梯口跟他们母子相见了。是个约7岁左右的小男孩,人虽然小,但肚子却异常突出,目测腰围跟我有一拼了。不光胖,眼睛还特别小,微笑一笑或微微一嚎基本上就看不到了。
我看着他的时候,他们在准备进电梯。看到我来了,那小子居然按关门键。还好我手快,提前一步挡住了要关上的门。进去以后,他妈开始教育他,“跟你说过很多次了,碰到这种时候要等一下其他人的,不能只想着自己赶时间。快,跟叔叔道个歉。”小男孩听完,把头一偏,一声不吭。
他妈妈见状,抬头冲我抱歉一笑,“对不起,小孩子不懂事,你别见怪。”我点点头,没事儿。突然小男孩一声爆喝:“我要吃薯片。”这时我才看出来,他妈妈手里拿着两包不同的薯片,还都已经打开了。他妈妈递给他一包薯片,小男孩看了一眼,喊到,“我不是要这个。”他妈妈又把另一包薯片递给了他,他再次喊起来,“我不是要这个。”他妈妈无奈,“那你要哪个啊?” “我要麻辣味的那一种。”他妈妈说,“那种我没拿,等我们回来再吃,好不好?”小男孩不依不饶,“我不要,我现在就要吃,呜呜呜呜,我要吃薯片......”
电梯里瞬间就被他刺耳的哭喊声填满了,好不容易捱到一楼,我飞也似的逃出了电梯。出电梯的那一瞬间,我脱口而出,“真是难为你了”,说完便离开了。身后还传来那个小男孩的哭喊声。
也许世间有千千万万个家庭每天正发生着这样的故事,这也变成了他们生活的日常。很多人觉得家里有了孩子以后更有生气,即使整日哭叫,也是一种热闹。而我,只想一个人静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