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秦淮的朦胧夜色,博物院中厚重而深远的历史,古老城墙上斑驳的光影,大街小巷中飘香的美食与熙熙攘攘的人群,这是对于南京这座城市的整体印象,但初识南京,则是在电视剧上看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演绎,从电视中见证了南京这座繁华鼎盛的民国国都,彻底坍塌沦为日寇铁蹄下横尸遍野、断壁残垣的哀城。
对于南京大屠杀,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始终未曾踏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或许是这段历史太过于厚重,又或许是这画面太过于血腥,对大屠杀纪念馆我始终抱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悲伤,有愤怒,有同情,亦有敬畏,这次终于克服内心的恐惧来到这里,夹杂在涌动的人潮中,抬眼便是一幅幅令人胆寒的画面,或是怀抱死去幼子的母亲绝望的哀嚎,或是瘦弱的老人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的尖刀刺向懵懂孙子的无助,或是年轻的男子拉着妻子背着孩子惊恐逃亡的眼神,纪念馆前那一尊尊雕塑,是一幅幅用鲜血染成图画,墙上那一首首短诗,是一次次锥心地质问……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于1985年筹建,1995年又进行了扩建。纪念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馆外部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里面则是灯光幽暗,庄严肃穆。大厅两面墙壁上一个个遇难者的姓名跃入眼帘,震撼心灵,大厅上方三个大字“十二秒”,墙上也后很多很小的照片,散发着微弱的光,听了导游讲解后才明白——墙上那小小的模糊得看不清的照片,是被杀者的照片,而每隔12秒,一个照片就将在墙上消失,也就是说每隔十二秒,就有一个人在屠杀中死去…30万,其实这只是一个概念化的数字,有的是从别处逃到南京的难民,有的尸体被扔进江里无法统计,真正死去的人数没有人能算出来有多少。这些生命本来能够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本来可以延续更多的生命,如今只剩下一张照片甚至一个名字被挤压在枯燥的史料中。
都是因为战争,万恶的战争,使得美好的一切都成为了泡影,当我们现在去谈论战争时,想到的或许是那些从电视演绎中看到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或许是一次次决定人类历史进程的战争决策与会议,感觉起来可能还有点令人神往,这正是因为战争离我们太遥远了,我曾不止一次地想过假如这场屠杀发生在我面前,我会以怎样焦灼的眼神去寻找和平的曙光,但我始终没有勇气把自己放置到那个境地,以和平时期的视角去谈论战争其实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没有近距离地看到那血腥的场面,也无法体会当时人们内心的恐惧与绝望,我不否认战争能够激发我们的民族精神,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决心。但是战争带来更多的是:无休无止的杀戮,堆积如山的尸体,满目疮痍的城市,千疮百孔的内心世界……在这场旷世灾难中,我无法想象子弹与尖刀是如何无情地夺走那些无辜人们的生命,从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到暮年老者都没有因为幼小与羸弱而幸免于难。
这一段历史也许因为过于沉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忍被人提起而日渐模糊,国际上对南京大屠杀以至二战期间日本暴行的认知程度也每况愈下,但是近几年有关这段历史的电影相继问世,《南京南京》《拉贝日记》《金陵十三钗》重新唤起了普通大众对于这段苦难的追忆,然而这个灾难的始作俑者日本政府一直在国际上宣扬让大家关注广岛长崎原子弹所造成的悲剧,也从不去正视本国对周边其他国家的侵害行为,甚至没有正面做出过任何尊重历史的回应,反而,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美化历史,不止一次地挑战我们的底线,至今都不承认当时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罪行。
“否认侵略历史,是对历史的嘲弄,是对人类良知的侮辱,必然失信于世界人民。” 如今我们已经意识到整个国家关于大屠杀记忆的重要性,无论是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还是人民意识的培养加强,都体现出我们想要铭记历史的决心,南京暴行不应该是只属于那个时代的幸存者的痛苦,而是应该成为一个符号,一个起着警示作用的符号,如今,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我们选择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宣扬仇恨,因为警示远远比仇恨重要,我们选择铭记,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尊重与践行捍卫历史真相、守护世界和平的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