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摘抄《聋哑时代》2

摘抄《聋哑时代》2

作者: 清水一泓slj | 来源:发表于2024-08-05 14:50 被阅读0次

十五岁,在古代,应该束发而冠,学着像个大人似的思考生活,踏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之路。

古人虽只需习得四书五经,没有英语物理化学之类的旁门,可也一不留神也要挨板子。

课本上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得明白,那时候起,私塾先生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挖个桑葚也要把你的手打得提不起柔软的毛笔。之后也有个科举一样的全国考试,有些人考到头发白了,还没有功名,就像孔乙己一样,穿着脏兮兮的长衫去窃书,这一身的学问压得他无处排解,只能找个跑堂的,教人家写四种茴香的茴字。

那时我不知道外国人在十五岁的时候都在怎么活,我相信全世界的孩子在这般时候都要遭这般罪。

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难道就没人去告诉那些大人,你们这帮人正在年复一年地联手毁灭一茬又一茬孩子的童年?

等我老了,我该怎么向我的儿子讲起我的童年?我说,你爸什么也没干,不认识哪怕一棵奇怪一点植物,不知道一只母猫怎么去哺育她的小崽儿,不知道春天树林里的风是什么味道,不知道土豆是长在树上还是生在地里。是不是等到那天,没有什么可讲,只能告诉我的儿子茴香的茴字有四种写法,而这四种写法正是我的初中一篇据称是声讨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檄文里学的?

老师们常讲,你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多少农村的孩子想念书却念不了,多少农村的孩子要自己搬着板凳上学,还要时刻担心土坯的教室会倒掉,多少农村的学校全校只有一本书,锁在老师的抽屉里,每天拿出来抄一点,哪个学生要摸过这本书,马上会成为同学之间的明星。

可我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世界上一定要有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童年?一种是知道所有草木的名字,知道公牛的犄角和母牛的犄角有什么不同,可却不能去念哪怕一天的书,或者即使历尽千辛万苦坐在教室里,不一定哪一天因为一场大风或交不上几块钱的学费,就要回家继续去温习关于草木和母牛的知识;另一种被逼着放弃这个参差多态的大千世界,每天被关在装着铁丝网和监视器的校园里,教室牢不可破,人生的意义就是无休止地和冷冰冰的书本周旋,而且不知道到哪天算是完结的一天。

为什么我们都是一样的十几岁的孩子,都长着一个脑袋,两只手,两只脚,可一种一定要把脑袋累得要烧掉,手和脚的用处只是写卷子和走到教室和考场,另一种却要四肢不停地劳作,脑袋荒废得要长出杂草,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一种折中的生活,全身上下都用上一用,然后才知道最适合用哪个?

相关文章

  • 聋哑时代

    双雪涛的《聋哑时代》,就是关于一群少年人的故事,是属于李默、刘一达、高杰、霍家麟、艾小男、安娜的;他笔下的青春不是...

  • 读《聋哑时代》

    周国平说:“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我们排除做学问很实际的目的,读书就是我在吸取营养,把自己丰富起来。我自己感觉,...

  • 读书|《聋哑时代》

    文字所记录的东西,就是永恒的。爱别离终会被时间吞没,但写下他们,便永远留住了他们,也留住了曾经那颗跳动赤诚的心。 ...

  • 那些失去了的

    一口气看完了《聋哑时代》,书中刻画的这几个人物像极了我们一代青春时代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聋哑时代》是双雪涛的自愈...

  • 《聋哑时代》读后感

    这本书我很喜欢。 《聋哑时代》是双雪涛的一部自愈之作小说,他用温柔的笔调、元气饱满真挚的汉语、爱与温存的目光,打量...

  • 《大数据时代》摘抄笔记

    《大数据时代》摘抄

  • 2018-07:活过聋哑时代

    作者双雪涛在接受《人物》杂志专访的时候说,自己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抽完了一整箱《中南海》把压抑了自己十几年的故事写了...

  • 我的聋哑父亲2

    对不起爸爸 对不起爸爸,我是您在集市上捡的孩子,在我一岁多的时候,由于亲生父母家穷,而且上面已...

  • 《何帆的读书俱乐部》笔记02通识课大本营——W2加速时代的对策—

    《何帆的读书俱乐部》笔记02通识课大本营——W2加速时代的对策——《谢谢你迟到》 一、摘抄总结 加速时代的对策1:...

  • 聋哑

    我大声吼了世界一句 它却丢回一个洪钟巨响 让我聋于一切的响亮 我想若对孩子是微笑 也不致看到自己如野兽般的愤怒 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抄《聋哑时代》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bx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