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起在哪里看到过:人的70%精力都用于思考。
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人的70%精力都生活在虚拟世界。
比如,一个小小嫩芽,我们幻想它长大成熟开花结果衰败凋落,其实再看它时,它仍然还是一个小小嫩芽,但是我们在虚拟中见证了它的未来故事,有可能符合事实也有可能不符合,但是我们已经不会在意了,所以我们失去了观察它真正的故事的心情。
比如,我们遇见一个人,碰巧感觉不错,我们幻想一个故事的开始和结束,以及故事里各种细节和关键点,再看这个人的时候,他与我们的距离实际上一步也没有拉近,但是我们在虚拟中体验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细节也许会相同或不同,最可怕的是,我们很可能混淆虚拟和现实,是以将虚拟中的感受迁移进现实,我们以为自己与他很亲近,而实际上不是,所以会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感受,因为移情,所以我们在虚拟中愉悦或悲伤的情绪会被无意带入现实,如果对方的虚拟与我们的虚拟同频,也许会歪打正着,但是大多数时候是错频,所以故事错轨,也许把可能变为不可能,也许庸人自扰之。
也就是说,我们常常生活在虚拟中,我们认识的世界其实只是我们以为的世界。
从这个角度理解,那么世界的真相的不重要的,如休谟所言,我们永远无法理解这世界的真相,所以无需费心探索。
虽然康德提出,要将世界划为理性和精神两个部分,但是从这个角度理解,实际上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世界是用不着理性出场的。
如果我们所感受的70%的世界是虚拟的,那么我们为什么愿意接受这种虚拟的存在?我想大约是因为我们以为这样更安全更简洁,因为虚拟不会造成过度的现实伤害,可修正范围也更广阔。
可是同时生活在虚拟和现实中,还要随时完成两者切换,会不会很辛苦?
同理,不会想太多的人,即在思考这件事上花费时间低于70%或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那些人,他们的生活是不是会节省很多精力?他们专心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是不是更容易获取现实世界中真实的体验,从而更容易获得现实世界中的成功?
这是个哲学问题,还是个生活问题?
分清虚拟和现实是很困难的,因为感受的到的虚拟和感受不到的真实,对于我们来说,哪一个更接近于真实?
所以,所谓的“遇见对的人”,其实是不是就是说“遇见一个虚拟与己同频的人”?所谓的默契,是不是也在这个范畴?那么,这应该是很难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