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局长”刘运远
——记埇桥区统计局长刘运远扶贫包扶二三事
在埇桥区统计局,有一位人人皆知的“扶贫迷”,人称“扶贫局长”,他就是局长刘运远。
说来也巧,刘运远接任局长的时候,还不知道统计局包扶的单位是大店镇汪圩村,当他走马上任后才知道,汪圩村正是自己在南关街道当书记时街道重点支持的秸秆禁烧后进村。更让刘局长没有想到的是,上任第一天,第一个到他办公室汇报工作的不是别人,正是时任汪圩村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的徐永升。于是刘运远召开了第一个统计局党组会,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详细听取了徐永升“关于汪圩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刘运远边听边记,并不时打断徐永升的汇报,还就一些敏感问题刨根问底,听着听着,人们发现这位新来的局长竟是个感情丰富的性情中人,不知什么时候这位以铁腕著称的统计局长已泪眼婆娑。
扶贫局长刘运远
令刘运远泪眼婆娑的原因有三:一是改革开放30多年了,地处三县交界地区的偏远贫困村——汪圩村至今还道路不通,村里连办公地点都没有,群众有的还住在上世纪7O年代建成的“八面来风”的茅草屋里。二是汪圩村的两个贫困户一个叫刘振伟,一个叫王德营,身残志坚的悲惨境遇和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三是驻村工作队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帮助村里发展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变贫困村后进面貌的不懈努力。这次会议作出两项决定:一是调整并加强机关包保力量,刘振伟和王德营直接由刘运远包保。二是建立局机关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听取包扶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重点解决1—2个包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扶贫局长刘运远
说到必须做到,刘运远的风格向来都是雷厉风行。他首先安排办公室,当即解决了徐永升的吃住行问题,解除了驻村一线扶贫干部的后顾之忧。然后驱车来到汪圩村贫困户刘振伟和王德营家中,实地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身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刘振伟身残志坚,在各级领导帮助下,不仅在家开了小超市,而且建起了养猪场。在刘振伟家,刘局长拉着刘振伟的手,嘘寒问暖问病情问收入,然后跟着刘振伟来到他家的猪圈,实地查看产业扶贫情况,当他了解到刘振伟正为缺少资金而发愁时,当即拍板,为刘振伟解决了3000元发展资金。
扶贫局长刘运远
在残疾贫困户王德营家,刘运远详细地了解他家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依靠自己的力量,量力而行地发展种养业,尽早娶妻生子,同样为其解决了3000元的资金,用于发展养殖业。而后单独交待驻村干部徐永升,一再叮嘱:对王德营这样的贫困户要更多地给予关爱,尽快解决危房改造问题,扶贫扶智,更扶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曾经贫病交加,一蹶不振的刘振伟已于2017年光荣脱贫。王德营不仅养殖业搞得红红火火,而且个人还进了镇里的保洁公司,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将于2018年实现脱贫。
扶贫局长刘运远
“一枝一叶总关情”。刘运远心系扶贫户,心系汪圩的脱贫攻坚,在支持贫困户按期脱贫的同时,更加注重汪圩整村的发展,实现整村出列。在刘运远关注支持下,汪圩村两组光伏电站顺利建成,并并网发电,实现了村级集体收入的零的突破,水泥路纵横交错,通到了每家每户。但要强的刘运远仍不满足,他反复叮嘱徐永升等驻村工作队的同志,2018年是埇桥区整区摘帽年,汪圩也是2018年整村出列村,要提前谋划,超前安排,用超常手段促超常落实。为此,局党组再次开会,一致同意再支持汪圩村5万元,用于村部建设。同时安排村里为贫困户购买衣被、床单等物品,确保贫困户安全越冬。
刘运远就是这祥一位耕耘无声的“扶贫局长”。
扶贫局长刘运远
扶贫局长刘运远
作者简介:汪德兰,笔名:汪云海,宿州市埇桥区人。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宿州市民俗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7年8月以来,已在《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报》《埇桥时报》《作家前线》等报刊媒体发表文章多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