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开始觉得,将要无人倾诉了...
有烦恼才会有向谁倾诉的问题,不错,我现在有烦恼,而且是很深的烦恼,甚至还很多。根本说来,我的烦恼源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甚至不太清楚自己是谁,由此衍生一系列的焦虑:我做的选择对不对?我的努力能否如愿?怎样才能让内心平静?我是不是不该逃避?不然就听之任之吧?生活好累,要不要自暴自弃?我是不是奇葩?我该坚持自己吗?
...以往,失恋了我可以心安理得地骚扰朋友,占用ta们的时间帮我疗伤,好像永远都走不出来了,好像永远也倾诉不完了,反反复复,似乎也远没有一辈子那么久...与处在不同领域的没有利益瓜葛的人,似乎可以不用顾忌太多,不自觉地就会倾诉一些往常不会轻易同不熟悉的人讲的烦恼,也清楚知道不会带给对方压力...
如今看来,感情问题总有期限,自认为源源不断总有的可以倾诉的小烦恼,也不过来自无聊之下的空虚,所谓“徒增”的烦恼,庸人的“自扰”。而当下面临的烦恼,之所以觉得无人可倾诉,不太可为外人道(甚至父母亲友),是因为这业已真正是绵绵无绝期,必将如影随形般伴随一生的“痼疾”,一时的解脱,不再有任何意义,或者说,我们已不再满足于这样肤浅的慰藉,乃至有了些自欺欺人之嫌,何况一些情形渐已隐私到不能分享了,甚至是一些可能会泄露隐私的匿名社交场所。
于是我开始思索,如果没有了人倾诉,我可以向“谁”倾诉?而我在写这篇文章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的倾诉欲望却在一点点降低,直到我的烦恼似乎消失了...似乎“转移注意力”对我有效果,而实现这种转移的,却并非“自我强迫”,譬如打电玩,譬如看电视剧,譬如唱歌,哪怕狂吼...对我来说都只是一种逃避。我发现我“需要”明确的表达,这才是适合我的宣泄途径,如果不能直接言说,如果没有倾听对象我又不愿喃喃“自”语,那么书写文字是合适的,我庆幸找到这样一种方式。
由此我得出一个思索的结论:最有效的倾诉对象应该是自己。我曾就一个难以决定的问题咨询十几个人的建议,ta们有的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出自己会做出的选择,有的基于自己的选择,结合对我的了解,给出建议...这让我发觉,每个人,哪怕对于二选一的问题做出不同的选择,其基于的理由也是截然不同的,或者即便相似,在不同方面上的考量程度也有所不同...而我之所以会一个一个地询问下去,后来发现,是因为我没有遇到我心中的那个答案,让我发现这一点的是我对最后一个人想法的认同,自此我便停止了询问,因为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我已不需要其他不同的建议。故而,我认为,每个人,或许由于综合生理性状、环境影响的不同,都有着专属于个人的本质特征,从而对任何事情都带有相应的倾向性,这是最稳固不可改的属性,而这些属性呈现的标志,便是个体的自适自洽,所谓“顺其自然”的状态,所以我在不明白自己内心倾向性时会如此茫然,在经由别人阐发映照出内心真实想法之后会豁然开朗、坚定执着。可是我们生活在外物之中,实在收到许多干扰,时常不明自己内心所想,忧思之时,情绪主导心智,只知倾诉甚至抱怨而无任何改善,此时,我想,我们最需要的便是与自己“沟通”,形如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困惑,如我现在正做的写文的方式,将烦恼倾诉给自己,让自己内心来做直接的回应,或许更有“效率”,效率在这里是个违和的词,是一个突兀的理性词汇,略作解释,以为缓和。
经历这样的自我对话,我觉得可以增强我对自己内心的掌控,彷佛更有信心应对外在事务,甚至可有余力安慰朋友伙伴,所谓修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