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叔孙豹年轻时为避乱出奔齐国,途中遇到1位美人,缠绵一夜后作别入齐。等他在齐国安定下来又娶妻生子,早忘了当年的一夜恩爱。
一天晚上,他做了个梦。
阴郁沉重的空气中,不祥的预感占据了房间。突然房间天花板开始下降,空气浓缩沉淀,呼吸越来越困难。
想逃走却动弹不得。清楚的感知到屋顶不断向胸口压来,猛一回头,看到一名男子立在身旁。
面色漆黑,身躯佝偻,眼睛深陷,嘴巴突出,整个看来犹如一头黑色的牛。
牛!救我!
叔孙豹脱口求救,那男子随即伸出手来支撑住上方压来的重量,同时用另一只手轻轻替他抚摸胸口,压迫感顿时消失。
他也从梦中醒了过来。
从那天起,叔孙豹开始留意所有的家臣仆从和各色人等,寻找与梦中牛男相似的人,却一直没找到。
几年后故国再次发生政变,叔孙豹把家人留在齐国匆忙回国。在鲁国又做了大夫后,才想把齐国的家人招来团聚。
可那时妻子已和齐国某大夫通情,只有两个儿子回到了父亲身边。
一天早上,一名女子拿着山鸡作为礼物来拜访。在交谈中说自己是曾和他共度一夜的女子,还带来了自己的儿子,说是那晚叔孙豹的种子。
将儿子带过来时,叔孙豹一看大吃一惊,少年净和他梦中的牛人一模一样。
他脱口而出:牛!少年竟吃惊地应了一声,问他名字,他说就叫牛。
母子从此被收留下来,这名长相像牛的男子一直被叫做竖牛。
竖牛办事很伶俐,对主人之外的人从来不苟言笑。特别受到叔孙豹的宠爱,逐渐把所有的家政都委派他操持。
叔孙豹对他的信任虽然趋于无限,却未想过更换继承人。竖牛对此也心知肚明。
鲁襄公去世,召公即位后,叔孙豹身体逐渐衰弱,狩猎途中又染上风寒,竟卧床不起。
卧病期间,从端汤问药,到代为发号施令,都委派给竖牛一人。
叔孙豹患病前,曾决定为长子铸口大钟,等钟铸成后,以庆祝之名宴请各大夫,意思就是把侯位传给长子。
钟铸好了,长子委托牛向父亲询问将宴会日期定在何时。竖牛却没向叔孙豹禀报,出来对长子随便说了个日子,说是主君的指示。
到了那天,长子广招宾客盛情款待,敲响了新钟,在病室听到钟声的叔孙豹感到奇怪,问是什么声音,竖牛说长子正在广宴宾客。
病人脸色大变:没有我的许可竟擅自做主,是何居心?
竖牛更在旁添油加醋,说他在齐国不守妇道的母亲也要来祝贺。
叔孙豹果然大怒,命令将逆子打入大牢,杀之后快。
小儿子与召公的某位近侍交情不错,一天去进宫拜访朋友,恰巧被召公看到。叫住他问了几句话,看他对答如流,惹人喜欢,就赐给他一个玉环。
这个诚实的孩子觉得应先禀告父亲才能佩戴,就委托竖牛代为呈上玉环,转告这一光荣事。
竖牛依法炮制,没对叔孙豹说,出来骗小儿子说:主君很高兴,让你马上戴在身上。
几天后,竖牛劝叔孙豹:既然哥哥已不在,应当立弟弟为继承人,何不从现在起,让弟弟常去拜见召公?
叔孙豹说:这事还没最后确定,暂时没必要。
竖牛马上说:不管您怎么想,可弟弟打定了主意,早就直接去见召公了。
叔孙豹不相信,竖牛告诉他,弟弟身上戴着召公赐的玉环。
把弟弟叫来一看,果然如此,弟弟说是召公所赐。父亲勃然大怒,根本不听儿子的辩解,让他立刻退下闭门思过。
当晚,小儿子暗中逃往齐国。
叔孙豹后来病情加重,让竖牛召回弟弟。竖牛当然不会照做,他说,弟弟对派去的使者说,绝不回到横行无道的父亲身边。
此时叔孙豹才对竖牛有所怀疑,想起被错杀的大儿子,留下了悔恨的眼泪。可为时已晚,不让任何人接近叔孙豹的竖牛开始对他下手。
他不允许衰弱至极的叔孙豹吃任何食物,任他在饥饿和疲劳中哭泣,三天后,鲁国名大夫叔孙豹饥饿而死。
这部取材于中国古典故事的小说《牛人 》是日本天才作家中岛敦的经典作品。
只活了33岁的这位短命作家,因风格清奇的故事享誉文坛。
这篇小说独出心裁,文字优美,探究人性的幽暗与自我的存在,充满现代特质,深获读者喜爱。
在形象塑造上,采用去善存恶的方法,突出叔孙豹的自我中心和极端固执的性格特征,运用典型化手法,将阴险丑恶的竖牛描写成外部世界严酷恶意的象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