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作品好坏的方式有很多种,我想其中有一种是这样的:当你读完最后一页时,郑重的把书合拢,抬头望着灯光恍若隔世,因为你在另一个世界里陪着人物过完了他的一生,心跟着跌宕起伏,而他经历的坎坷和不幸我们都以另一种形式经历了一遍。百转千回的心思,只有静坐又深深地呼出一口气才能回到现实。而《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体验。
“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12岁。”
也许你现在的人生是由某一天、某一个时刻造就的,而在你以后的人生里那个时刻就像毒蛇一样缠绕着你,你躲避逃离,终于觉得远离了它忘记了它,放松警惕时,它又会紧紧地缠住你的脖子令你窒息,唯一能做的就是重新踏回那条路,去寻找赎罪的机会。
“ 哈桑!”我大喊,“把它带回来!”
他的橡胶靴子踢死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角的拐角处。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是主,哈桑是仆;阿米尔是高贵的普什图人,哈桑是低贱的哈扎拉人;阿米尔怯懦,哈桑勇敢。但他们又是从小的玩伴,哈桑的父亲阿里说:“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哈桑是真正的把阿米尔当做朋友、兄弟。我疑惑哈桑为什么爱阿米尔胜过爱自己。是因为阿米尔是主他是仆?因为只有阿米尔从不当面嘲笑他的兔唇,他的种族?还是阿里对阿米尔父亲忠诚的传递?又或是被没有道明的血缘关系所牵引?但我觉得这些都无法解释,因为它就是无可辩驳、无可更改地发生了,没有出乎意料也没有不合情合理。而在这段脆弱的友情里,阿米尔总是处于主动的位置。阿米尔和哈桑在一起是因为哈桑能保护他,能在他无聊时和他一起玩耍。同时他又怕哈桑会夺走父亲的爱,他嫉妒哈桑表现出来的聪明和优点。我想他是把哈桑当做朋友的,只是他会嫉妒这个朋友比他优秀,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保护哈桑,亲眼看着哈桑遭受凌辱。
在目睹哈桑遭到侵害自己却视而不见之后,阿米尔在失眠中悔恨,在悔恨中自我辩护,在时间中试图遗忘。可只要一看到哈桑,一看到阿里,那些表现出他怯懦、自私的痛苦全都清醒地出现。他选择了再一次的错误,污蔑纯洁的哈桑,逼迫哈桑离开了。后来由于阿富汗的战争,阿米尔和父亲离开了塔里,离开了阿富汗,辗转来到美国。对阿米尔的父亲来说,美国是个哀悼过去的地方;而对阿米尔来说,美国是一个埋葬往事的地方。我在想如果没有战乱,阿米尔最后是否还是会离开家乡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即使哈桑离开了,每次走到那棵石榴树下阿米尔会想到哈桑,每次用餐会想到哈桑,每次穿过蔷薇花丛看见那间小屋子会想到哈桑,每年的风筝节会想到哈桑。塔里有太多哈桑的痕迹会时时刻刻提醒着阿米尔。只有远远地逃离,生生地把发生的过往压在心底,阿米尔才能浮出水面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所以在美国阿米尔成为了一名作家,娶了一位温柔的妻子,过着平静且日渐幸福的生活。
但生活如一首歌,只有不停的跌宕起伏的旋律才吸引人,你渴望平静,但生活就是要让你把平静的东西打碎再拼凑起来。为了赎罪,阿米尔再次回到了阿富汗,回到塔里。这里有战乱,这里有哈桑,这里有阿米尔父亲的罪,也有阿米尔自己的罪。在阿米尔心中,父亲是一个正直的人,有威名,常做善事帮助别人,得到别人的敬仰,甚至自己的顺利的娶亲都有父亲的原因。但却得知父亲曾侵犯过他当做兄弟的阿里的妻子,他伤害过、被看做仆人的哈桑却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但父亲义正言辞地说过的话依旧响在耳边:“罪行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他的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 当你说谎, 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 当你诈骗, 你偷走公平的权利。”可是父亲偷走了阿里的尊严,偷走了哈桑的儿子的身份,偷走了阿米尔的弟弟,偷走了所有人知道真相的权利。打破了那个英勇不屈,正直善良,宁愿挨枪子也要保护妇女的父亲的完美形象。所有的一切被揭露的面目全非。但多年以后的阿米尔决定不再让别人为他挺身而出,而是自己挺身而出,回到喀布尔,去寻找死去的哈桑留下的儿子,去赎罪,去找寻再次成为好人的那条路。即使喀布尔再不是原来的模样,哈桑、父亲已经死去。物不在,人也非。
而这时这时的喀布尔完全被战乱和恐怖所笼罩,以阿塞夫为代表的塔利班认为阿富汗属于普什图人,他们要杀光所有低贱的种族,进行种族清洗。塔利班军队在街上胡乱扫射,抓住哈扎拉人就地枪决。所有的行为和德国对于纳粹人如出一辙的残暴,冷血,恐怖。《马太福音》中有:“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生命的悲伤和痛苦也是,你越是痛苦,就越是要加诸你更多的痛苦和悲伤。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却又要遭受和父亲一样的命运,甚至遭到同一个人的强暴。不幸的命运似乎总是在轮回。阿米尔给予索拉博新开始和新生活的希望同时又给了失望导致索拉博的自杀。如同艾米丽·狄金森曾说:“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没有见过光明。”况且索拉博是看到了走出黑暗深渊的光明。
小说以阿米尔和索拉博放风筝结尾,阿米尔说出了多年前哈桑曾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所有的罪都是从那一场追风筝的比赛开始,而阿米尔和索拉博放风筝的场景结尾,是结束也是开始。是从前一切的结束,以后所有的开始。
而生命好像就是一个轮回:阿米尔的父亲和阿里是主仆;阿米尔和哈桑是主仆;;阿米尔和父亲同样说了谎;哈桑和索拉博遭受同样的凌辱;哈桑和索拉博一样为了阿米尔向阿塞夫拉开了弹弓;哈桑愿为阿米尔千千万万遍,阿米尔愿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千千万万遍。早在1975年那个冬天以前,回溯到阿米尔和哈桑出生的那一刻,种种谎言、背叛、秘密和赎罪就已经开始轮回。
读完这本书,我在想人生果真是命运的安排吗?哈桑正直善良、纯洁勇敢。却有兔唇,遭受到暴行和侮辱,最终死于枪下,留下儿子遭受痛苦。阿米尔怯懦、感情和道德摇摆不定,却从小受到教育和尊重,没有受到战乱的迫害,还有了一份理想的职业和一个幸福的家庭。难道不是哈桑更符合我们对一个美好的人的评价吗?为什么遭受痛苦的却总是那些善良而美好的人呢?
但最后我终于了解,天地如熔炉,谁又不是在苦苦煎熬呢?拉辛汗与爱人终生不相见;哈桑遭受欺凌;阿米尔每天承受心灵和道德的拷问;阿米尔的父亲带着秘密病死于他乡;索拉博绝望到自杀,索拉雅承受别人的指责和不能生育的痛苦;或许就连阿塞夫都会想到杀死的人而在噩梦中醒来,发现无人可以信任。我想这就是人生,美丽的东西总是令人悲伤的。但我们可以逃避吗?不可以的。因为纵使生命有太多的痛苦,我们依旧活在这个残酷而美丽的世界里,正因为不断地受到命运的鞭笞,生命才会变得有厚度,我们才能看到生命的本质确实是痛苦:生背叛,死别离。但我们总归是要活着,即使希望、快乐如同风筝线一样纤细、脆弱。但我们仍然要紧紧地把线握在手中,勇敢的去追心中的风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