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惟一笑
图片来自网络微信朋友圈前不久刚迎来了4周年的生日,4年时间不长不短,但在这个极度不稳定、飞速变化的时代,足以见证许多沉浮、潮起潮落,这里面有技术,有社会风潮,有商业/创业趋势,也有人心变迁。
最近很多人写文章,“我关闭朋友圈的这一年”、“关闭朋友圈一天后……”等等。微信“朋友圈”一时仿佛成了戕害我们的生活、思想和交际的凶手,占用了我们的时间、损害了我们的眼球、割碎了我们的思想,并且还要被迫看大批的人虚假的表演……
关闭,关闭,关闭……微信“朋友圈”真的开启它的生命拐点了吗?
毫无疑问微信“朋友圈”的活性越来越低,所以上述的文章或说法才会越来越多,以至于4年后风水倒流,关闭朋友圈或标榜关闭朋友圈、不发朋友圈反而成为一种值得拿出来说的事。但仅仅从片光只影里就下断言,似乎失之武断。
就思维程序而言,认可或反对一件事物首先要对其进行辩证,对其进行辩证的前提是对其进行清晰的定义和定性。
那么微信“朋友圈”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定性、定义它?
1、微信“朋友圈”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按照KK的《必然》里的概念,微信其实就是一个“becoming”(形成)的东西,不管是张小龙还是马化腾在它诞生之初都未必能遇见到它今天在人们生活中的存在形态和影响。所以,从其自身初始的物理属性去分析或许很难得出一个清晰的定义,因为新事物的出现总是混沌的,过一段时间人们才能看清其真实的面目的意义,在科技迭代越来越具有跳跃性的现时代尤其如此。但微信“朋友圈”已经4周岁了,4年里我们用它干了什么,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有了足够多的体验和“浸验”,现在对其下一个定义,算是恰当其时,不至于太迷糊。
(1) 微信“朋友圈”的本质是自媒体。
微信“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微信“朋友圈”的本质也是自媒体平台,二者的最基本的机制是一致的:在基本的关系中都有信息的“发布方”和“订阅方”(以及“浏览方”,但在微信“朋友圈”中,非订阅的“浏览方”不存在),基本的机制都是信息的“发布方”发布信息,然后“发布方”和“订阅方”就发布的信息按平台规则进行互动。
不同的是:微信公众号的对象更多的是陌生人,而微信“朋友圈”的对象基本是熟人和准熟人,所以微信“朋友圈”是“强社交性的自媒体”(这是惟一笑个人对微信“朋友圈”下的定义)。这种“强社交性”对互动机制来说是一个双刃剑,因为圈子里都是熟人或准熟人,一经成为好友都形成了相向的“订阅关系”(不同于公众号),本质上对对方发布的内容都更“挑剔”,对互动关系也更“挑剔”(对陌生人相对宽容,对身边的人反而更苛刻,是人群中的常见现象)。这种“挑剔”常常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
对“失真”的内容的质疑和反感。
-
对过于以自我炫耀为中心的反感。
-
期盼对等的付出和回报:他(她)从来都不给我点赞……他(她)的那句话什么意思?
-
对单调的常规内容的审美疲劳。
前三点可能造成朋友圈情绪的隐形对立,第四点可能造成朋友圈互动的懒惰和冷漠。
(2) “自媒体”的本质是根本属性和生命力,“强社交性”只是原生的易消耗品。
既然微信“朋友圈”的本质是自媒体平台(社交化自媒体平台),那么决定其生命力的核心要素自然是“内容”,不可能是其他,所有的媒体和自媒体的生命力最根本上都是“内容”,不是其他。
有人可能会想“朋友圈”朋友圈,核心的当然是交际和互动,怎么会是“内容”?大错特错!即使传统的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圈的核心也是“内容”,决定两个人或一群人之间的交往层次、活跃度和时间生命的是这两个人或这一群人中每个个体的涵养、道德、性格、学识、气质和说话风格交流方式等等,以及人与人之间上述要素的反应,这些要素就是“内容”!
而微信“朋友圈”基本都是熟人圈子的所谓“强社交性”,拿现实中一个比喻来说可能往往就是“我们认识,但关系也就那样”或者“总是在一起的两个人,可能什么都不是……”
微信“朋友圈”的生命力,应该在于有这样的一套内容(激励)生产机制,能让“朋友圈”里的人基于优质的原创内容而真正活跃起来,而不是消耗所谓的熟人圈子的“强社交性”,因为这种“熟”——正如上面说的,可能真的算不上什么,或者一开始基于颜面或善意点点赞评论一下,但总是缺乏新鲜的优质内容的情况下,总有索然乏味的一天。
2、微信“朋友圈”活性为什么出现“衰变”?
微信“朋友圈”活性“衰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容生产”。
持续不断的优质的“内容生产”才能为“朋友圈”不断注入新鲜感和互动的活力。要做到这点,微信官方应该有相关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包括两个方面:
-
“内容生产”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激励生产的原创内容应该具备以下要素:真实的,有内容感应力或品质感召力的,具备话题性和主题性更好。
-
互动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互动也是一种内容生产。比如我们看很多新闻或文章,往往会发现“评论比正文还精彩!”但如何刺激“订阅方”去互动,去评论,除了有优质的内容外,能有一个好的互动的激励机制也会起作用。
3、危险性:互联网产品的活跃性衰变进程一旦开启,往往不可逆。
人人网(“校内网”)早已僵尸化,Facebook也面临使用者年龄结构的大龄化以及后来者的挑战的问题,微信“朋友圈”的人气“走衰”应该被当做一个认真的事情来对待。
微信对自己的定位是代表“一种生活方式”,这为微信后续的商业性拓展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微信也确实具备足够的商业拓展能力,但前提是后院稳固,这里的后院就是“朋友圈”的社交性,而社交性必须是活跃的才有价值,这也是微信对阿里来往的优势。微信“朋友圈”活性不可逆的衰变必然对微信以“生活方式”为主线去拓展商业生态的能力构成限制。
4、社交型互联网产品的生存和演变逻辑。
社交型互联网产品的技术重要性是第二位的,底层机制/规则是更关键的。
一个好的社交型互联网产品的设计、调整、改革对心理学、市场心理学、市场营销等学科背景的需要度越来越大,这些都是非编程技术范畴的。
社交型互联网产品的生存和演变逻辑一定是人,是人心。大多数时候,技术只是人心的一个子要素,产品组里应该有这样的“底层洞察者”,他们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或市场学科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天然的敏锐洞察,这样的产品组成员能有助于一款社交型互联网产品底层规则的建设,技术上的代码实现遵从这样的逻辑指导。
社交型产品的变化要追随人心的变化当然,革命性的技术或技术实现形态是另外一回事(微信当时的出现可以说是后者),比如VR技术,有人说如果有什么能颠覆微信,很可能就是在虚拟现实领域,虚拟现实这种就是革命性的技术,可以让互联网从二维世界进入三维世界,直接把战斗拉到了另外一个层位和维度,或者可能根本没有战斗,因为是完全的颠覆。但是有些要素是跨维度的,最核心的就是人,人心。社交是不可逆的趋势,人与人的联网也是不可逆的趋势,即使虚拟现实技术大量商业化和生活化应用后也是如此。
微信“朋友圈”要保持社交活力,必须要研究人心的变化,4年过去了,当年的大学生已经走入了社会,当年的26岁已经踏入了而立之年,当年还未携手走进婚姻现在孩子已经会打酱油了……4年时间,太多的人(如果不是所有的话)的环境和心境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的变化包括但不限于个体的思维、心性和关注点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变化。微信公众号的政策也几经修改,但是微信“朋友圈”的规则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5、给微信团队的几个建议tips。
围绕“内容”和“互动”的几个tips:
-
大数据:人的定位和分类。微信上广告已经有段时间了,应该已经具备了在微信中运用大数据的经验。人的定位和分类的目的是对每个人及其朋友圈的描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朋友圈往往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因而也可能具备某种共通的关注。这构成了下述共同的主题关注和讨论的基础。
-
主题推送,公共讨论机制(内嵌激励机制)。这实际是从以前的“放任自流”的纯自然状态向人为的话题/主题策划过渡,这种主题,不仅对微信“朋友圈”的生态活跃度是有益的,对使用者其实也是有益的——因为可以适度脱离无趣的、失真的、破碎的朋友圈的状态的影响,在严肃的共同主题下进行公众的思考和讨论(并且是有激励机制的),这种严肃的共同主题的讨论不仅有助于个体的思想和知识,也有助于个体的再社交化。
其实微信现在的广告已经有了这种功能的雏形:在朋友圈里的广告下的每一个发言,对朋友圈里的其他好友都是可见的。需要做的,就是转变为共同关注主题的策划和推送,以及加上公共讨论的激励机制。 -
“征文机制”。和微信公众号一样,微信“朋友圈”的本质也是自媒体,内容是王道。“征文机制”严格地说是一种“原创内容生产的激励机制”,它可以不是征文的形式而是其他形式,比如在某种机制上打通微信“朋友圈”里的优质内容创作者和微信公众号之间的联系等。
以上几点tips,都是粗浅的提几点,点到即止不予展开,—— 况且环境和人心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也没有能一直适用的方案。欢迎指教。
最后,说句题外话:用刀削水果割伤了手不是往往不是刀的问题,是你自己的问题,就像微信“朋友圈”一样,你要提高的是自我管理的能力、信息筛选的能力以及降低某些不切实际的心理期望(人们都很忙,往往没有时间和义务对你自以为炫的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东西点赞或评论),而非对自己进行工具封闭。
高调地宣扬自己要关闭朋友圈了,可能只是意气风发地着了另外一种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