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9 15:58:05)
分类: 时政经济(缠中说禅经济学)
知“知”之知不是“知”的最纯粹状态,知“知”之知犹分为能知所知,这能所分野下的“知”不可能是“知”的最纯粹状态。能所分野,本无所分野,不过人之妄心分别,所以能所分野下的“知”不离“知”的最纯粹状态,不即不离,求之不得,去之不失,只要是人,无论清醒昏迷、愚智贤佞,都如此。
“知”的最纯粹状态是能知所知的根,用能知所知的“知”去求知,都离不开能知所知,是不可能直面这“知”的最纯粹状态,但这“知”的最纯粹状态无一刻曾离开,问题在于:生死是否能离开这“知”的最纯粹状态。这个问题的答案,能告诉你的,都是能知所知,怎么可能去把握这“知”的最纯粹状态?不过,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的界限讨论一番。
无论这“知”的最纯粹状态是否能超越生死,它都是生命最纯粹的状态,是生命的根,是直接植根于人的存在与分别这最基础的基础之中的,甚至可以说:
这“知”的最纯粹状态就是人的存在与分别这最基础的基础上演化出的最纯粹的生命本原,是本原层面的人的存在与分别,或者说是人的存在与分别在本原层面的直接呈现。
而关于“知”的最纯粹状态是否能超越生死这问题的答案,是不能在能知所知中获得的,也不能不在能知所知中获得。无论企图在能知所知之内还是之外求“知”的最纯粹状态,都是一种典型的臆想,这种臆想贯穿人类的历史,几乎成为每个人的基因,不抛开这臆想,所有关于“知”的最纯粹状态的探讨都被臆想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