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传统农耕社会下,男人比女人有诸多性别优势,古代王朝的统治者们也更看重能服兵役打仗的男丁。古代以男丁作为家族传承,多子意味着多福,所以更重视生子。对于家庭男耕女织的分工下,男人比女人更有力气,能够承担一家生活,为了生存自然也看重男丁。多种因素下,古代多数时候都是“重男轻女”。
《诗经·小雅·斯干》里将生儿子,叫“弄璋之喜”。璋,就是一种玉器,也是礼器,生男孩了就把贵重的玉璋给他玩,以表示珍爱。生女孩当然也是喜,只不过叫弄瓦之喜。这里的瓦指的是纺车上的零件,希望她长大后能学一手好的纺织技艺,虽然也有祝福之意,但差别也是一目了然的。
但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没有出现过“重女轻男”的现象。
越王勾践为报仇,生女多得奖励
我们都知道“卧薪尝胆”越王勾践的故事。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后,勾践忍辱负重积蓄力量,披肝沥胆20年,终于迫使夫差自尽、越国灭吴。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故事听着非常励志,这打败吴国靠的不仅是勾践一人,“三千越甲”也是取胜的关键。战争的核心就是军队,练兵就要大力增加人口。
勾践为了鼓励国民生孩子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根据《国语·越语》记载,越国对孕妇实行“公费医疗”,生孩子时只要通知政府,医生很快便会赶到产妇家里助产,这在先秦时期已经是超越时代的先进措施了。
而生下孩子后,还有奖励。如果生出来男孩,那么奖品是两壶好酒、一条狗;如果生的是女孩,奖品是两壶好酒,一头小猪。那问题来了,为啥生女孩奖励更多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女娃能继续生娃,为越国增加更多人口。在一系列措施的鼓励下,越国人口获得了巨大增长,为打败吴国奠定了基础。
对杨贵妃羡慕嫉妒恨,一心想生女孩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有: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杨玉环受李隆基宠幸的那些年里,整个家族因此得势,一跃而起成为大唐顶流家族。杨贵妃的几个姐姐被封为“国夫人”,堂兄杨国忠更是官至宰相。大唐的父母们羡慕杨贵妃给家族带来的锦衣美食、高官厚禄,一心想生女孩。
战火连连下,人们观念也会改变
还是说唐玄宗李隆基,前期作为有为的君主,实施积极的对外扩张政策。在冷兵器时代,战场上死亡很多,所以兵荒马乱的时代男人们都要被迫前去当兵。“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两次“天宝战争”战死十三万将士。之后的“安史之乱”更是死伤无数。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为了孩子免除服兵役战死沙场的危险,大唐的人们也期待生女孩。“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生养一个女儿,还可以嫁给邻居存活下来;如果生的是一个儿子,长大以后来难免要被征调上战场,几无生还希望。
宋朝城市发展,改变了平民观念
宋朝经济文化发展程度非常高,尤其是城市数量激增,需要大量劳动力,尤其是女性更容易找到工作养家。所以在廖莹中《江行杂录》记道:“中都中下之户,不重生男,每生女则爱护如捧璧擎珠。陈郁《藏一话腴》也有类似记载,南宋首都杭州风俗改变了,平民家生了女孩就欢喜异常,生了儿子甚至会出现丢弃现象。
宋朝的平民百姓家,生了女儿后,从小就开始培养各种技能,将来就能谋个好营生。因为有利可图,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产生了重女轻男现象的出现。
曹雪芹在红楼梦书中“重女轻男”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将主人公贾宝玉就塑造成了一个“重女轻男”主义者。贾宝玉小时候抓周时,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长大后还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也和杨贵妃的杨家一样,荣衰系于一个女人。贾宝玉的姐姐贾元春成了皇妃,那段时间贾府可是鲜花着锦,作为公侯世家的贾府凭此又多了一重皇亲国戚身份,整个家族都靠贾元春的身份在撑着。元春一去,贾家自然也跟着衰落。
最后总结:
不管是重男轻女,还是重女轻男,这样的社会观念都是不正常的。人类社会无论何时,一旦男女比出现失衡,都会有巨大问题,男女平等,无论生男生女都是一样之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