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下评价,尊重感觉会怎样?
昨晚接到做情感咨询工作的闺蜜求助,探讨针对一位生意不好、觉得自己没有心力了的男士的安慰话术,我考虑了10分钟后回复:“(拥抱表情)那就给自己点时间恢复一下心力吧,你觉得什么方式比较适合你?出来喝一杯如何?”。
显然这个回复的共情效果是不够的,反而展现出了男性化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闺蜜觉得我平时是很会共情的,是啊,毕竟心理咨询中的各种技术都有章可循,性格中也有那么一点点优势能帮我做到“感同身受”。
然而最近越来越觉得“感同身受”是困难的,甚至不可能做到,轻易想要做到,也是肤浅的。因为人与人是如此不同,同样的际遇发生在不同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而我们与“人”就更有差异了,这样推演下来,逻辑就走到死胡同。
因为只关注了差异,未关注到相似的部分,也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体系(如是非观)和感觉,这是能否做到感同身受的两个重要元素,多数时候,无法做到,是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太容易出来“闹事”了,感觉也就随之失去作用。
举个例子:比如你心急火燎地求助朋友一件事情的应对建议,而他却关注到了你为何要让这件事情发生,然后开始评价你怎么如此这般......blabla,最后对你所求之事没有任何帮助。这就是典型的只关注评价,只关注自我,不关注感觉,甚至不关注事实的情况。生活中还挺常见。
如果放下评价体系,只是尊重自己对他人的感觉,会怎样呢?会很好玩的!
再举个例子:
在最近一次担任007个人品牌分享会小组长的经历中,我亲身体会到了这种乐趣,因为放下了自我评价,才有更多的生命空间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亮点和潜力点,每一天都能发现生命的美好,喜悦也就由内而生,于是发自内心的鼓励也就浑然天成,像是重新与这个世界有了一种新的连接。而这种连接都是籍由尊重感觉、尊重互动中最本真的能量流动而产生。真的很神奇,你可以试试看。
2、心理学大家们眼里的“自我”为何物?
放下评价显然是不容易的,因为这“评价”在自我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这个“自我”,到底为何物呢?
上一篇中我们介绍了武老师的衡量自我五维度,比较接地气易于理解,为了帮助大家对“自我”有更全面的理解,所以也简单梳理一下心理学大家们对“自我”的看法:
(1)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自我是一个协调者
图片来自武志红专栏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由三部分组成,也就是本我、超我和自我,如上图。
本我是什么?是本能,由各种欲望组成,在海面之下,是一个人人格的基础与核心,是燃料,也是能源,它遵循享乐原则,怎么开心怎么来,一个人如果只有本我会怎样?他会不顾一切地寻求各种欲望的满足,不顾现实情况,比如那些不顾一切自夸的人。
超我是什么?人格中的管制者,遵循道德原则,在海面之上和之下,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想到了冰山理论,意识在海面上,潜意识在海面下,那么为何超我既在海面上,也在海面下呢?简单说就是超我所遵循的道德原则中的“道德”,既源自历史传承(海面下,潜意识层面,普世道德或抽象道德),也源自后天习得(海面上,意识层面,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等集体道德)。
一个是本性,一个是德性,必然会有矛盾和冲突,就像我们小时候与父母的矛盾冲突,长大后自己心里的“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矛盾冲突一样,如果你无法理解后者,想想你在做一个重要决定时,心里总有另一个反对的声音,你觉得它来源于谁呢?
所以这两者之间一定要有一个协调者出现,不然就可能出现分裂,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部港剧《双面伊人》,主人公白天是很正常很优秀的角色,晚上又是另一种原始狂野的角色,两者各不自知,却又好像商量好一样各自占据身体一段时间,这当然有戏剧化表现的理想化色彩,实际上是没法做到这样的。
这个协调者,就是“自我”,奉行现实原则,也就是环境允许一个人做什么,这个人就做什么,如果环境特别强调道德,那就向超我方向调节一下,相反,如果环境鼓励个性解放和自由,那就向本我方向调节一下。
(所以这里的“自我”,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我”,所指的范畴不同,显然这里的“自我”是个小范畴定义。)
(2)人本主义学派·罗杰斯:我,是一切体验的总和
说起人本主义学派,大家可能很快就能想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个理论被广泛用于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马斯洛是一名研究者,他不做咨询,但罗杰斯一直都在做心理咨询。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我,不是别的,就是一个人在过往时空里一切体验的总和。
现实中,我们容易了解到一个人的思想和观点,却不容易碰触到他的体验,因为思想是镜像,体验才是本体,这种体验包括“我”和“你”(万事万物,是“我”之外的一切存在),以及我们之间的动力。
了解一个人的体验为何如此重要?让我们不要只拘泥于大家的论断,想一想自己的亲身经历吧,记得前段时间的一次团建,让我们每人都说出自己的3个成就事件,成就事件也是关键体验,在听别人说的时候,你会对这个人的了解更加全面和具象化,彼此之间的关系连接也就更紧密了。
那么你要如何去了解一个人的体验呢?试试看进入他的现象场吧!
(现象场:一个人的体验和时空等环境因素的结合)
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知道这个人是谁。(理解这个人的本我、超我、自我,或者“自我的五维度”,你碰触到的只是这个人的骨骼和架构,只有进入到他的现象场,才能碰触到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
一个有趣的相亲测试帮你理解一下这种神奇: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他设计了几十个问答题,这些题目都是对一个人生活历史中关键事件的调查,然后要求相亲者在相亲中完成,最后,再让每一对男女四目相对,专注地看着彼此4分钟,最后的结果是,任何两个人都可能爱上彼此。
如果你觉得这个例子还远,我还想起之前看过的美剧《生活大爆炸》中也有类似情节,佩妮和谢耳朵就一起做过这样的测试,尽管他们没有爱上彼此,但是亲密度增加了很多。(《生活大爆炸》第八季第16集)
(3)精神分析学派·温尼科特:自我是一个能量球,每个能量球都想伸展自己。
温尼科特,英国精神分析师,虽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提出的两个专业术语“抱持”和“足够好妈妈”流传后世。
“抱持”这个词并不陌生,深圳的007之家要营造抱持性的成长环境,这是在前两天的个人品牌分享会上听到的,怎样的环境是抱持的?就是表现好时给予认可,受挫时提供支持,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因为每个人都自恋,每对父母都自恋。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父母提供的是抱持性环境,孩子把这种抱持性内化之后,就形成了高自我稳定性,如果父母还允许孩子的活力在这个环境里肆意流动,那么孩子的自我灵活度、自我力量和自我组织力都会得到极大滋养,这样就与自我五维度连接起来了。)
温尼科特最著名的术语是“足够好妈妈”,意思是妈妈不能是差劲的匮乏性妈妈,也不必是完美妈妈,刚刚好就可以了。国内的曾奇峰老师把它翻译为“60分妈妈”,更容易理解。
那么如何培养健康孩子呢?用抱持性环境,做一个60分妈妈?这太笼统了,温尼科特建议这样养育孩子: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世界是谁?狭义上来说,世界就是父母营造的环境。
为何如此鼓励本能?因为本我和野性,才是生命,而超我永远不会是生命。
想起前几年特别火的总裁减压班,怎么减压?丢枕头啊,一群BOSS们互相丢枕头,玩得不亦乐乎,然后说以后这样的课程还要来参加,这样的课程多少钱?动辄上万,钱真是好赚啊!这课程的原理,不论前面做了多少铺垫,最后都是要用这种丢枕头的方式,让野性生命力释放出来,回归童真、初心啥的都是广告词而已。因为世界不会允许我们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所以只能费劲去营造一种抱持性环境喽!
理解了温尼科特这个大暖男的主要思想主张之后,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他对自我的看法了,他认为,每个人的自我像是一个能量球,每个能量球都想伸展自己。这能量球怎么形成的?借用罗杰斯的对自我的理解,就是这个人与从小到大的现象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体验总和,这个总和,有个具象化的形容,就是能量球,想一想你的能量球,是伸展的,还是萎缩的,是多彩的,还是灰白的,是流动饱满的,还是僵硬干瘪的?
你有办法让这个能量球变得更好吗?
3.成为你自己,从尊重感觉开始
心理学大家们对“自我”的诠释各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罗杰斯的“成为你自己”,还是温尼科特的“让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其实都有同一个意思,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本身,就是根本性的力量,我们所谓成长,就是把这个自我活出来而已。
可是怎样才算是成为你自己,活出自我呢?
1️⃣检视自己的动机,培养和强化内在动机
驱使着我们做事的,有两种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以内部动机为主的人,使用的是内部评价体系;以外部动机为主的人,使用的是外部评价体系。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更在乎内在感觉;而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更在乎的是评价、认可、数据和金钱等。如果你使用的是外部评价体系,那么就容易被评价标准所控制,哪一天这评价超出你所能承受范围时,人就容易崩溃。
所以建议培养和强化内部动机,去找到那件让你有源源不断有幸福感的事情吧!
2️⃣滋养自己的精神胚胎,以“感觉”为养料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认为,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精神胚胎发育的养料就是感觉,并且,精神胚胎会自动指引一个人去做事情,所以孩子们的自我行为都有深意。
如果父母将自己的感觉强孩子身上,比如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或否定孩子的感觉,就是破坏了孩子的感觉,也破坏了孩子和事物直接建立关系的能力。
你可能会问,我们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又该如何滋养自己的精神胚胎呢?有人把旅行当做英雄之旅,因为这是重新建立感觉的途径,也有人会去跑步运动,还有人去与艺术同行,去趟美术馆,学一门乐器,都是不错的选择。然而更简单有效的是:列出自己最想做的5-10件事,然后付诸行动。
3️⃣辨别真假自我,培养真自我
真假自我的辨别标准是,你以自己的感觉为中心,还是别人,如果你以自己的感觉为中心,就是真自我,如果你以别人的感觉为中心,就是假自我。
那些为自己的父母,为家族使命而活的人,大都不真实。一个人怎么可能活成别人的样子呢,那多容易拧巴啊(有时候你可能觉察不到,但别人会发现),还是成为自己更简单易行吧。
可以付诸行动的是,觉察一下自己什么时候是真自我,什么时候是假自我。
这三个建议,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觉察并尊重自己的感觉。
心理学家们一直都致力于让人们摆脱教条,活出自我,但这个过程是极为不易的,只是尊重感觉,还远远不够,因为生命最大的矛盾是,我们必须要在关系中活出自我,所以下一篇文章,我们将探讨关系的奥秘。
图片来自武志红专栏
网友评论